
今年出差到日本時,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幾乎每天都有事得到新宿附近,也因此新宿車站的西口、南口實在是走到不想再走。
幾天下來,有個小小的感想。我知道「とんかつ和幸」的東西不錯,而且以日本的物價來說,它的價格也算便宜。不過...老闆,你分店開的會不會也太多了一些啊?那些賣不同東西的各種和幸不說,光只是賣炸豬排的「とんかつ和幸」,單是在新宿西口就有三家分店,小田急百貨12樓、MyLord 8樓、還有高島屋13樓..........
因為分店太密集了,還害我誤判地點,誤以為我要去的「山頭火」拉麵店跟我前一天去吃的和幸同樣都是在小田急百貨裡,結果在放眼忘去全部都是女人的百貨公司裡迷路,就在幾層樓的迷宮裡面上上下下的打轉,更慘的是那時候我身上還帶著剛剛收集來的 13.5KG 的型錄....
好,回歸主題。

它的豬排外酥內軟,外層的表皮酥脆而不油膩,而內層的主角 -- 豬肉,不僅是鮮嫩多汁,而且連色澤都還略帶著一點春天粉嫩的淡淡紅色。外層的這層麵包粉,不講究的人可能認為反正不過就是一張皮咩,有把肉包起來就好了,殊不知道包覆在豬肉外面的這薄薄的一層麵衣,正是高溫的油海與內層的主角中間唯一的介質,這層麵包粉傳遞熱量的速度,也正是影響炸出來的豬排是否可以保有鮮美肉汁的重要關鍵。想想平常在自助餐買的炸排骨就知道有多大的差別了。
不只是麵衣,以日本人的個性,大家可以預料的到的,各種材料一定是很認真的給它龜毛下去。

如果這樣子還不夠挑選,想要吃點混合口味的,菜單上面也是準備好了各式各樣的組合,炸豬排+炸蝦,炸蝦+可樂餅,可樂餅+炸肉捲...
「和幸」的白飯、高麗菜絲、以及味增湯都是無限量供應的。尤其是它的高麗菜絲,就是很認真的一刀一刀細細切出來的,跟我們時常在台灣的日本料理看吃到的、急就章切出來的粗細不均勻的高麗菜絲,咀嚼起來口感就是不同。而且炸豬排與高麗菜絲交互食用,可以增加口感的變化與幫助味覺的復甦。不過說真的,雖然是無限量供應,不過一份套餐本來的份量就已經足夠,應該也沒有多少人有那麼好的食量。
味增湯是蛤犡口味的,據說有幫助肝臟與預防胃炎與十二指腸潰瘍的功用,雖然我是不太相信這些,但是我幾次出入日本的經驗,日本人煮的味增湯,即使是一般家庭自製的,也比台灣大多數的日本料理店的好,也許是因為他們所使用的味增的關係?

由於每家分店也都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每家店都會有一點點的小小差異。我不確定是不是每一家分店都有,不過可以試著跟服務人員問問看,他們有類似於西餐廳所使用的黑胡椒研磨器的那種東西,不過裡面裝的是大片結晶的海鹽,在炸豬排或炸蝦上薄薄地磨上一點海鹽..... 啊... 完全不需要其他材料來插花,這樣更能體會到肉的香純本質啊.............

其實在台灣,如果真的要吃「咬下去還有肉汁的日式炸豬排」也不是那麼困難,如果對日本料理店有點研究的,大多可以用合理的價錢找到一家品質還不差的。然而以整體而言,在台灣,我還沒有遇過一家在細節、品質以及服務上面可以與他們相提並論的。
這大概就是「和幸」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