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9日

[剔牙集] 想吃好的,就不能偷懶


在台南吃小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記得他們的營業時間。很多人不知道這一點,或者是懶的去管這個,所以雖然在台南住了一二十年,但有些美食永遠就是吃不到。

在台北,顧客永遠是對的。在台南,顧客當然也永遠是對的,不過,那只有當你有機會成為顧客的時候才成立。

不少東西好吃的老店都是老人家按照著傳統的方法在作,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沒有分店,也不想開分店。東西好吃,因為堅持傳統,因為不偷工減料,因為一個個該有的處理步驟都有。老人家年紀大了,子女不見得想要繼承辛苦的、台語說「賣湯水」的這行,而老人家自己就算想要多作也作不了多少,反正他一天的產能就是那些,賣完了就收工,從店家的觀點,說句比較俗氣一點的,那叫做「隨緣」。

不過,從顧客的觀點,想要吃到這些東西,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運氣」。記得每一家小吃的營業時間是唯一的方法。

舉例來說,跟福記肉員齊名的,武廟前的肉圓就只有下午兩點之後才有機會吃到。因為要不斷的拍打肉漿對於體力的負荷很大,假設我沒有記錯,老先生一天大概只作兩籠到三籠的份量,大概五點左右就會賣光了。其他地方很少看到的羊肉湯、牛肉湯這種東西,因為強調肉質的生鮮,比較好的幾家都只賣早上,而且可能早上九點就打烊了。而賣米糕的幾家老店,如榮盛、下大道、戽斗... 有的只賣早上,有的中午才開始賣,有的只賣宵夜。總趕宮前面賣燒烤的「松仔腳」,下午五點開始賣,可能 10:30 就開始洗地板準備打烊了。

我遇過最悲情的經驗是「包仔祿」的肉包,我連續去了四次,還是沒有買到。真正的老台南,應該知道這家位於清水寺旁沒有店面的神奇小店,雖然號稱「包仔」祿,但是他最有名的其實是他的水晶餃。第一次,我回台南,九點多去說賣完了。第二次,隔了幾個禮拜,我又去了,不到九點,跟我說沒有了。第三次我火大了,八點去,說還沒有開始蒸,要 9:40 才會好。我死不信邪,同一天 9:50 又去一次,還是賣完了..........

雖然說「包仔祿」離我家很近,人還是會火大的,後來決定以後不再把這家列入考慮清單。其實說穿了道理很簡單,他們每次出籠,包子只有六十個,很多人一買都是幾十個幾十個的帶到北部,不預約幾乎是沒有機會買到。

問題是,我只要買兩個來試試口味,跟人家預約個頭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