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請人吃飯,要先知道對方的喜愛癖好飲食習慣。若是北部下來的朋友,認識夠久、也夠熟、不會誤以為我故意怠慢以低級便宜料理待客、可以接受庶民文化,不會要求一定要有冷氣有裝潢有穿高開衩的年輕女服務生,最重要的,如果老天爺賞臉,天氣不錯,那麼我就會大力推薦這家位於總趕宮與五瘟宮廟埕的路邊攤--「松仔腳」。
這家店頗為有趣,每次提到它的店名,一定會有人前來踢館「你說錯了啦,那家店不叫做松仔腳啦,應該要叫做『榕仔腳』才對... 」
我知道它的台語的確是叫做「榕仔腳」沒錯,我也知道它前面那顆大樹的確是榕樹沒有錯,而且還是棵百年老榕樹。問題是,店家的名片上面就是白紙黑字的印著「松」仔腳這三個字,你跟我說也沒有用啊?名片又不是我印的。:P
這家店,也是我的袖中乾坤之一。
說它是路邊攤,那是因為它晚上五六點才出來營業,一張張的圓桌就擺放在廟埕上,師父們就在廟前料理,客人們就在廟埕上放懷大嚼。「理論上」營業到十二點,不過老闆心情好、心情不好、或生意太好,都非常有可能讓他在十點半就打烊。
不過,稱呼它為「台式居酒屋」可能比較適合一些。
有燒烤、有熱炒、有生魚片、台式握壽司;當然,還有絕對不可缺少的台灣生啤酒。
超過五十年歷史的「松仔腳」,是家標準的家族企業,每天開張後就看到十幾名姑嫂妯娌各司其職忙進忙出的。因為第一任老闆在日本料理店服務過,所以幾十年前賣的是日本料理,雖然是路邊攤,不過也是日本料理。但是在幾十年的日換星移後,現在的松仔腳賣的,比較像是燒烤店。松仔腳比較有趣的地方是,沒有菜單。那怎麼點菜呢?這裡號稱只要還有材料,你說得出要怎麼做,老闆就有辦法端上桌。當然我們一般人不會這樣子考大廚功力,所以大部分都是請老闆介紹菜色。
這裡的味噌肉、蛋烤花枝、炒水蓮、炒意麵都是我頗為喜歡的料理。

當然,松仔腳的招牌菜色不只於此,比如說烤鰻魚、烤雞腿、烤肉串、烤下巴、烤蛤蠣都是許多人的最愛。握壽司也是熱賣商品之一,塗上鹹甜醬油膏的握壽司雖然沒有日式握壽司的優雅,卻充滿了台式的豪邁。
料理有特色、價錢平實怡人,這兩點加在一起已經頗為優秀了,但是我最喜歡它的一點還沒有說到--氣氛。
這裡的氣氛之棒,別處所罕見。
現在的台灣,要找到用玻璃鋼管營造出冷硬風格的後現代主義餐廳、放著可以讓死人復生抗議的Heavy Metal 音樂的餐廳、或者用上一堆竹子紙簾木頭還要吊張字畫的和風料亭、甚至是強調拿新台幣當紙錢燒的低調奢華餐廳,都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你要去哪裡找一間位於市區中心,隱藏於住宅區巷弄之中、舉頭可以看見明月高掛、低頭可以感受微風吹徐,晴天時在廟埕中、下雨時在廟堂裡、在總趕宮與五瘟宮兩間廟眾多神明關愛的注視保護下,輕鬆自在的喝著啤酒、吃著燒烤?
不需要花上幾百萬去裝潢成「自然」,也不用請設計名家來追求「風格」。
這裡,就是自然,就是風格。

延伸閱讀:[覓食府城] 火焰的魔法 -- 談府城的燒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