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6日

[閱讀筆記] 有趣又實用的 --《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

根據中國時報 2005/09/14 記者楊欣怡的報導,「台灣女性去年平均四人就有一人不想結婚,而且平均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 」

靠,啥時台灣的離婚率已經這麼高了?

ㄟ,似乎又哪裡不太對。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那我們辦公室裡面應該有一堆等著再婚的乾柴烈火曠男怨女,根據這比例至少應該要有個四五十個吧?怎麼我完全沒有聽說最近有誰賺到贍養費?

這種連視障同胞都看的出問題的報導,居然在號稱台灣第一大報的媒體上白紙黑字的出現,還真是印了「這一夜,我們說相聲」裡面的開場「這年 ...頭都變了... 」

數字不會說謊,但是解譯數字的人常常會說謊。

這本書的原文書名《 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已經告訴我們,統計數字是可以拿來說謊的,而且還非常的好用。翻開內容,裡面可謂是字字珠璣,「經實驗證明,XX 牌牙膏能有效減少 23% 的蛀牙」、「根據統計,喝牛奶的人罹患某某癌症的機會,是不喝牛奶的人的 YY 倍」、「某大學調查發現,女性碩士的未婚人數,占所有 30 到 40 歲未婚女性的一半」這種看似鐵證如山卻錯誤百出,甚至是別有居心的報導,每天都在我們的媒體上面出現,連看著稿唸都會因為不知道自己正在唸啥而斷句錯誤的 美麗女主播正忙不及地把錯誤的資訊塞到每一個愚蠢到相信她的觀眾的大腦裏。

新聞報導想要聳動一點是吧?那要不要試試看下面這個數據?

根據來自內政部戶政司 2005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2005 年八月份台閩地區共有 7276 對結婚,6063 對夫妻離婚。所以,每10 對結婚的新人中,就有 8.33287 對會離婚,也就是說,台灣的離婚率已經超過八成!!

天啊!!多麼大的新聞啊!!!!

這應該有資格上頭條了吧?

如果說這樣子還不夠聳動的話,換成這樣子如何,「每五對已婚夫婦中只有一對不會離婚!!」

讚吧!!有著一堆驚嘆號可以使用。

最好事情是這樣子啦。

要計算離婚率,根本就不應該拿離婚人口來除以新婚人口,應該是離婚人口來除以「已經結婚的人口」,想也知道,後面這個樣本母群體的數字大的驚人,最好是會出現那種 10 對裡面有 8 對會離婚或者三對裡面有一對會離婚的數字。耍白痴嗎?

就算哪天世界反了,真的算出來是有 33.33333% 的離婚率,那也不代表可以解釋為「每三對結婚的夫妻就有一對『即將』離婚」。唸過數學的,應該都知道有內插法跟外插法,拿過去的數字來預測未來,那是標標 準準不折不扣的外插法。書中舉了一個實際的例子,從 1947 年到 1952 年,美國家庭的電視機數目增加了約 10000%。如果把這個增長比率套用到後面五年,你會發現這玩意兒很快的增長到一二十億台,那代表什麼呢?

其實也沒有什麼,不過是每個家庭會有 40 台電視機罷了。

作者建議,如果你覺得這個數字還不夠戲劇化的話,可以把開始計算的基準年推到 1947 年以前,這樣子你就可以「證明」,每一户人家將會擁有40000 台電視機,而非只是 40 台。

雖然是 50 年前的作品,但是身為統計學家的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實例來告訴我們看起來最誠實的統計數字與圖表可以怎樣的被人利用與解釋。數字是無辜的,但是解釋的人可能是有心或無意的將讀者誤導到一個錯誤的結論上。

閱讀本書,最大的感慨是,50年前所使用的技倆,現在仍然在我們的媒體上充斥著,而且隨著政黨互鬥有著更加變本加厲的趨勢。只是薄薄的一本書,總計 195 頁,但是可以幫助我們脫離這些隨處可見的陷阱。必須要寫論文的研究生、必須要唸統計的學生、整天看電視看報紙的人、想要從事競選騙選票的敗類、還有,無聊 到會想要追求真相的無聊人,強烈建議你們一定要看這本書。

保證值回票價。

[新疆風味] 居酒屋般自在的 -- 鴻疆石



在台北,要吃新疆料理時又多了一個選擇。

用了一堆孜然的新疆烤肉真的是讚,香氣獨特,十幾公尺外都可以聞的到,有的人不喜此味,我卻是頗為喜愛。以前每次想要吃此味時,要不得去國父紀念館邊的「疆子」,要不就得去延平南路上的「徐州啥鍋」點個孜然炒牛肉。現在這家在潮州街上的「鴻疆石」賣的幾樣東西都頗有特色,而且索價不高,即使下班後一個人獨自過去用個晚餐也是可以。


這裡有點像是間中國風味的居酒屋,有串燒、有小菜、有酒、當然也有可以吃飽的。才剛剛開幕兩個月,已經有不少的死忠者。

首先推薦的是這裡的羊肉抓飯。在新疆,抓飯分成兩種:素的或葷的。葷抓飯多以牛羊肉、蘿蔔與洋蔥為主材料,素抓飯也稱為甜抓飯,以葡萄乾、杏乾、花生仁等等為材料。而這裡的抓飯考慮到台灣的飲食習性,用的是兩種混合的做法,以些許黑胡椒、羊肉塊、羊油、大塊紅蘿蔔、洋蔥、與米飯同煮,裝盤時再舖上葡萄乾、花生、枸杞、杏仁等綜合果仁,最後加上一塊帶骨羊膝肉即告完成。洋蔥與胡蘿蔔的甜味已經滲透到飯中,搭配上羊油的香氣,入口時自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而綜合果仁也替抓飯加分不少,可在一盤飯中同時享受到兩種不同的風味。

新疆人吃飯用手,如果願意實驗不同的異國風情,用手吃也無妨,老闆會貼心的準備一小玻璃缸的檸檬水讓你飯前飯後淨手用。

羊肉湯,用羊肉塊、洋蔥與胡蘿蔔置入大鍋同煮,加入黑胡椒調味。舀起分裝入碗後再加入切細丁的洋蔥與蔥花,同時有軟脆兩種口感,又有鮮甜味,除了有時候可能因為舀到較多黑胡椒而把湯頭的鮮味蓋掉外,是頗值得嘗試的一品。

這裡有兩個小菜也頗有趣:皮芽子與老虎菜。

皮芽子是新疆人對洋蔥的稱呼,透過不知是什麼醃料的醃製後,仍然保留著原來的口感,但是消去了令許多人退避三舍的辣。老虎菜,直接稱他為新疆沙拉可能比較簡單,用番茄、洋蔥絲、青椒絲、紅椒絲淋上熟油,最後灑上辣椒絲。不知從何時開始,辣的驚人的東西都得稱為老虎XX,以示辣的如同被老虎咬到一般,這道菜應該也是同樣的道理。我請老闆把辣椒絲另外放,自己斟酌著加,味道著實不錯,不能吃辣的人可以參考這種吃法。

根據老闆的說法,新疆沒有什麼綠色葉菜類的東西,比較常見的就是番茄、洋蔥、蘿蔔、馬鈴薯、青紅椒之類的。這種物產上的先天限制,應該可以從上面菜色的用料中看的出來。同樣的,新疆人所使用的調味也趨向於簡單單純。

再來要說到的是我被吸引過來的主要原因:新疆烤肉。

簡單直接的說,這裡的烤肉串香氣沒有疆子的重。也許是疆子孜然用的比較重、也許是這裡的孜然開封的比較久、也許因為這裡是個密閉空間所以比較容易嗅覺疲乏,不管是什麼原因,這裡的烤肉串端上來時並沒有像疆子那種香聞十里的感覺。

然而在另一方面來看,這裡的烤肉串所使用的部位卻是比疆子來的好,使用的是肥瘦相間的肉塊,而非一般的瘦肉片,因此吃起來的口感也比較細嫩,若是怕油的朋友,可以考慮請老闆多烤一下子。另外一個優點,同樣的價錢,但是這裡的肉串份量比較多。

點份羊棒子,也就是烤羊小排,兩塊 NT 90 元。烤好之後在上面舖上奶油與檸檬皮碎末,增加香氣也免得過膩。可惜的是我上次點的那份,其中的一塊本身已經有點過肥了,多了奶油完全沒有加分的效果,不過另外一塊倒是看到朋友啃的津津有味,想必是頗為不錯。

總結來說,老闆人很好、親合力夠、食物品質不錯、氣氛不差、消費也不高,若是當成家常晚餐,點個一份羊肉抓飯,隨便外加個其他一項也就夠了。若是與朋友同往,一份羊肉抓飯、兩碗羊肉湯、三四根肉串、一兩種小菜,只要不喝酒,每個人不超過兩百元也就搞定了。

開車族附近也可以找到收費停車場,唯一比較不方便的可能是捷運族。




後記:
這篇文章是兩年前的舊作,現在鴻疆石的菜色比起當年已經增加了許多,Menu也印刷的更漂亮更有感覺。

2005年10月2日

[傳統美食] 被遺忘的好味道 -- 富香齋餅舖 -- 台南



講究規矩禮俗的風氣,使得台南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別處已經消失的傳統,也因此,製作婚聘禮餅以及節慶供品的傳統餅鋪至今仍有多家流傳下來。不知道為什麼,台灣的老餅舖名號中大多有珍、香、齋等字,也許是那個時代的命名通則吧,比如鹿港的玉珍齋、豐原的雪花齋、新竹的新復珍、台南的舊永瑞珍、福來珍、富香齋。

富香齋,一家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在光陰洪流的洗滌中慢慢地淡去了它的色彩。

位於現稱西華南街的這家餅舖,若非老台南或按圖索驥者,大多過門而不入,甚至在附近的新光三越穿梭多年仍然不知道這裡有一家實力型的老餅舖。因為它委實太不顯眼了,明治 40 年 (民前四年 )在台北舉辦的糕餅比賽特別賞的獎狀不怎麼起眼的掛在牆上,櫃子上方層層疊疊的擺著見證著歷史痕跡的木製糕餅模子,雕工繁複,但已見灰塵。



小小的店面裡面東西不多,種類也不多,陳舊又半空的玻璃櫃子實在是不太能激起人的購買慾。很難讓人想起昔年它還在赤崁樓對面時的風光景象。

然而,真材實料的東西是不需要裝潢,也不需要廣告的。

講究美麗細緻精巧豪華這些形容詞,講究是東洋風還是北歐設計風的包裝,是我們這個世代,並不是我們的上一代。而這家店,仍然有著那個已經逐漸遠離的世代的堅持與風骨。

他們所堅持的,所介意的,是口味、是品質。是有沒有真材實料?是有沒有偷工?是有沒有減料?

這裡的綠豆糕、鹹糕、黑糖香餅、沙西餅,都是我很喜歡的,也常常拿來送人的小禮物。

當然,也常常從店裡空手而返。

產能不足是最大的問題。雖然在檯面上看不見,但直到現在,還是有些老一輩的指定要富香齋的漢餅,而且那只能預約。會作的東西多,但是人手不足,作了那個就沒有辦法作這個,加上像我這種人三不五時想到就去掃檯一次,於是櫃子裏老是幾樣東西沒有,幾樣東西只剩下一個兩個孤零零的躺在那裡。

綠豆糕,只用綠豆粉與白糖製作而成,不添加任何其他東西。初次吃到它的綠豆糕,通常會有點訝異,又有點熟悉。彷彿是嵌刻在我們 DNA 中的淳樸的、熟悉的味道,只是因為吃了過多人工香精而被掩蓋住,而在吃到真正的原味之後,那份感覺又復活了起來。

鹹糕,這是富香齋的強項。鹹糕要作的好不容易,市面上許多鹹糕都流於死鹹,而富香齋的雖鹹,卻不會有這個問題。根據某次聽到某個也是台南老糕餅業後人說的,到現在很多廟前所賣的鹹糕,還是來自於富香齋。

香餅,台語所說的「膨餅」,其實是很單純的東西,又分為白糖香餅跟黑糖香餅兩種。有趣的是,以前的人認為白糖香餅才是高級品,黑糖香餅是便宜貨,而現在正好相反。雖然現在大家都把它拿來當點心吃,但它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早期的窮苦人家作月子時吃不起麻油雞麻油腰花,就是拿黑糖香餅作為替代品。民間說法黑糖可以去除產後身體的毒素,先用點麻油爆香薑片,把黑糖香餅煎熱,香餅的中間挖個小洞放進一顆生雞蛋,繼續加熱到煎熟為止。

聽起來就覺得哪裡怪怪的對不對?雖然我很好奇那是什麼味道,不過實在是提不起勇氣去嘗試,還是當成甜點吃就好了。



沙西餅,這個名詞頗為有趣,會令人聯想到什麼?我只知道每次都會害我想到西莎罐頭。不過這也是血統純正的台南傳統糕餅,沙西取的是台語「ㄙㄚ ㄙㄟ」的近音字。ㄙㄚ ㄙㄟ者,老一輩婦女用來梳頭髮的半圓形梳子,因為這種餅也是半圓形的,型似這種梳子,所以取名「ㄙㄚ ㄙㄟ仔餅」,寫成國字,就變成「沙西餅」了。這種餅的味道頗佳,但是我最喜歡作的一件事情是拿它去請人家猜它餡料的主成分是什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猜出來過。

這家店也是另一家討厭媒體採訪的店,跟老闆聊過這個事情,她的理由是媒體的報導常常會造成一窩蜂的現象,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的人潮,每個人都購買相同的東西,這只會打亂他們原先準備好的生產計畫,卻沒有什麼幫助。就在上次害我買不到黑糖香餅之後,我必須承認,這種事情的確是可能發生的,而且會讓我想去劈了那個偷偷報導的記者......

富香齋除了以糕餅著稱之外,據說現在已經退休的老老闆的脾氣在同業間也頗為有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