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2日

[老頭書介] 一場銀河間的荒謬喜劇 -- 《銀河便車指南》


科幻小說界的經典名著之一,《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中文翻譯書名為《銀河便車指南》,雖然過去台灣的 Si-Fi 界大家都習慣性的稱為《銀河搭便車指南》,不過看在難得有出版社願意把它翻譯成中文的分上,我們就姑且贊成出版社的書名吧。

最早於 1978 年三月在英國 BBC 廣播電台以廣播劇的方式播出,後來又被改編成小說、電視影集、唱片、最近甚至被改編成電影,在今年還以另一個神奇的名字「星際大奇航」在台灣的電影院播出過。

好吧,我們都很清楚,台灣的片商對於電影片名的翻譯自有一種火星人才能瞭解的邏輯。

小說的一開始就頗為惡搞。

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一天,我們的主角 Arthur 是個再也正常不過的英國人,在一家小廣播電台上班,沒有甚麼大野心大慾望,然而卻突然被通知因為要建構一條快速道路,所以他的家應該要被拆除。根據官方說 法,這份藍圖已經被公佈在那裡九個月了,如果有意見,Arthur 早就應該要提出異議。只不過這份藍圖是公佈在本地計畫室的地下室,更正確的說法是,在沒有燈、樓梯壞掉的地下室的檔案櫃裡面。而檔案櫃是鎖住的,塞在廢棄 的廁所裡,廁所門上還貼著「內有惡豹」的標誌。

在一陣混亂之後,Arthur 的房子理所當然的被拆除了。

不過,就在幾分鐘之後,地球也被拆除了。

很不幸的,地球位於一條計畫興建的星際快速道路上,這份公告已經被公佈在離地球「只」有四光年的半人馬星座五十年了。

「你說你們從來沒有去過半人馬星座是甚麼意思?看在宇宙的份上,人類,那裡只有四光年的距離好嗎?抱歉,如果你們不肯多關心一下本地的事務,有損的是你們自己的前途。」

然後,你知道的...........

與其他科幻小說的名著相比,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 的作品有兩個重要特性。首先,他的作品雖然被歸類於科幻小說,但其實比較像是諷刺的喜劇小說,科學的重要性其實很低。其次,道格拉斯是個英國作家,所以他 的句型、用字與幽默感都與美國作家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這對於中譯本的讀者自然是沒有甚麼差別,但若是看原文的讀者,可能就會有某種程度的隔閡了。

我就是那個有點被隔到的讀者之一。

作者在書中用了相當多的名詞,有些是作者自創的,就算想查字典也不見得查的到,有些是真實世界中的人名,真假交雜後更加的撲朔迷離,尤其字裡行間充滿了英國式的尖酸幽默,如果不知道其文本,跟本是一頭霧水,但如果知道其出處的人,又會一邊捧腹大笑,一邊替作者擔心。

舉例來說,書中有段提到 Vogon 人以朗誦他們自己所寫的詩篇給主角聽,作為偷渡的懲罰。然而可以令聽眾全身痙攣頭痛欲裂般酷刑的 Vogon 人詩作只不過是宇宙間第三爛的。第二爛的當然是來自 Kria 的 Azagoths 人,在他們的大詩人 Grunthos 朗讀他的作品《夏日清晨我在腋窩發現的小綠坨之歌》的時候,四位聽眾死於內出血,另外一位啃掉自己一條腿才保住一命,正當他對聽眾的反應感到失望而打算朗 誦自己的十二冊史詩巨著的時候,他的腸道為了「挽救生命與文明的存續」,直接往上竄過頸部而搗毀了他的腦子。

而這還不是宇宙間最爛的詩。

根據作者的說法,宇宙間最爛的詩在地球毀滅的時候,跟著英格蘭艾塞克斯綠橋的 Paula Nancy Millstone Jennings 一起消失了。

看到這邊,大家可能都覺得「ㄟ??這裡好像在說甚麼哦?」其實在第一次廣播播出的時候,這裡說是 Paul Neil Milne Johnstone,事實上真有其人,而且還把他的「宇宙間第一爛詩」也唸了出來,對於這段有興趣的,可以看這邊。後來在多方的壓力之下,Adams 只好在後來的版本中改用了一個同音的虛擬人名。

在這本書裡面,用了許多的「宇宙第 n 」「地球第 n 」之類的說法,並呈現出一種荒謬的喜感。比如說人類其實是地球上第三聰明的生物,第二聰明的是海豚,他們早就發現了地球即將毀滅的事實,並且用了許多的方 式來警告人們,不過他們的警告訊息卻被人類誤解為是想要玩球,或者是討魚吃,在費盡心思溝通無效之後,他們最後終於決定放棄,在毀滅之前離開了地球。

地球上第一聰明的生物呢?

你不會想知道的。:)

我自己是先看完英文版之後又看了中文版,其中的某些妙語磯鋒終於得以體會。不過有些東西經過翻譯後力道還是損失了不少,比如說 Lunkwill 跟 Fook 這兩個程式設計師與宇宙間古往今來第二偉大的電腦 Deeep Thought 之間的對話,還有這系列小說裡面最重要最詭譎的終極答案 (the Answer) 那幾段,原文的力量與笑點就比中文版強上許多。

電影版我還沒有看,不過聽說許多人都愛上了裡面那個有憂鬱症的機器人 Marvin,以中文版封面的那張貼紙來看,這個機器人也真的是長得超可愛。

這裡面一本正經的惡搞笑點與嘲諷其實很多,在很多地方都有著令人讚賞的表現,不管是中文版還是英文版,或者是把整系列小說濃縮之後表現的電影,都是頗值得花點心思嘗試的新口味。

2 則留言:

  1. 看來我也該去看看中文版了 :-)

    關於「科學成份」的部份我稍有意見,以「地球是一部電腦」這個想法來說,我一直到四、五年前的物理研討會上還聽到中研院的研究員正經八百的提出來。而機率太空船的發明,也是只有geek才能體會的無厘頭笑點。

    我個人一直覺得所謂英式幽默就是抱持一種「知識上的高姿態」而衍生出的笑點和默契。之所以荒謬,是因為要是跟世間凡夫俗子正經說話就遜掉了;之所以諷刺,是為了對比高度;之所以提到電腦技術、生物、天文物理,是為了和同好使眼色「嘿我也略通一二喔」。

    也就是說,Adams的創作亦隔開了非geek。譬如兩位哲學家的白痴對話,簡直就是說給「長期對哲學不以為然的科學家們」聽的。據我所知,不少喜歡銀河便車指南的同好都是理科出身,這表示,僅管書中少有詳細、深入的科技內容,Adams確實抓到了科學思維的精髓。

    回覆刪除
  2. 嗯,閱讀同一本書,每個人的感想都不見得會相同。 :)

    上個禮拜剛把這系列的第二本《The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給看完,結論?還是那個感想,科學成份一點都不重要、四處諷刺的無厘頭笑點一堆。

    至於裡面出現的電腦、天文知識....
    嗯,個人的看法是,講了好像很多,其實跟沒有講差不多 :P

    就好像 Robert A. Heinlein的《Starship Troopers》裡面提到了好幾個有趣的idea,美國國防部前些年還有在實驗開發,可是如果這樣子就要說 Robert A. Heinlein或者《Starship Troopers》是科學成份很高的科幻小說,可能就跳躍的有點太快了。

    不管怎麼說,看他一本正經的諷刺他人才是重點........: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