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福音十二:24
老 實說,整本書的文筆不是很突出。可能是因為譚維義、蘇輔道、耿喜音、龍樂德、德樂詩、安芳蓮六粒麥子都已垂垂老矣不在國內,所以資料取得訪談不易,可能是 傳教士謙沖自牧的個性讓他們對自己的奉獻一筆帶過,當然也可能是作者的文筆或其他原因,不過不管如何,若是以連續劇的說法「狗血灑的不夠。」
台東基督教醫院,簡稱東基,一家位於台灣後山的老舊醫院,卻出了六個台灣醫界最高榮譽的「醫療奉獻獎得主」。創院院長譚維義雖然是個深目高鼻的 「阿督仔」,卻可以說得一口流利的國語、台語、阿美語,而且更是首位得到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的一般平民。這們精采的故事卻被寫的這麼平淡、這麼不灑狗血,實 在是浪費了一份上好的題材。
幸好,我們需要的不是灑狗血。
這種事情留給八點檔跟韓劇去搞就可以了。
要在政治晚會上面高呼愛台灣很容易,要去愛一個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滿地荒涼、沒有柏油路沒有樓房的地方比較難。要施捨東西、金錢給人比較容易,要把自己給捨了,而且一捨就是三十三年比較困難。
而且難很多。
基督教會中有一種職稱「宣教士」的工作人員,他們本身有特殊技能,可能是醫生、護士、會計或其他專業技能,以此專長,他們由一國到另一國為當地居民服務、傳導教義,稱為「帶職侍奉」。宣教士沒有薪資,沒有固定收入,他以及他家人的基本生活費用,全由教會人士奉獻。
1961年一粒來自美國的麥子,放棄了本國優渥的醫師生活,帶著妻子與四個稚子搭了六十幾天的貨輪來到台灣,最小的兒子的週歲生日甚至是在貨船上度過的。在當時貧窮落後的台東落腳,這一待就是三十幾年,胼手胝足的在玉米田中打造出台東人口中的「阿督仔病院」。
書中舉了很多譚醫生視病猶親的例子,東基的同仁常常目睹譚醫師塞錢給貧窮的病人囑咐快去買營養品,沒錢給的時候就把手錶脫下讓病患家屬拿去變賣,當 醫院人員看到他騎腳踏車上班,就知道他一定又把身上的錢全給了病人,沒錢替摩托車加油;甚至有一年冬天,譚夫人莎莉發現家中的棉被不見了,因為譚醫師拿去 捐給病人了。當然,不只譚醫生,還有其他五位漂洋過海來到這塊陌生的土地,將自己最精華最美好的歲月都奉獻給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的人。他們沒有人領過台灣的 薪水,卻把自己完全奉獻了出來。比如說為了搶救肝膓腫而陷入昏迷的病人,冒著自己生命危險作口對口人工呼吸,雖然救回了病人卻因此得了急性肝炎躺在病床上 兩個月,甚至差點一命嗚呼的龍樂德醫生。比如說與譚醫生成對照組一熱情一內斂的蘇輔道醫師,是個旗下有兩千名工人的企業家獨子,卻放棄舒適的人生來到台 灣,在醫療物資極度缺乏的年代,除了必須要白天看病晚上待命的醫療病人外,還得挖空心思使用許多東西自治醫療器具,比如說把衣架拆開抝成一朵如手指形狀的 花,再用橡皮筋把變形衣架固定再病患手指上作手指牽引 (Finger struction)。
書中很令我震撼的一張照片,是張小小的不起眼照片。一台舊舊的,看起來很像我們現在擺在加油站的打氣加水區讓人家自行更換機油的紅色機器。這是一台 60 年代譚醫生從美國帶回來的擠牛奶器改裝而成的手術用空氣抽吸器,直到 2003 年才停止使用。
前面令人會心一笑的是譚醫師與蘇醫師的巧心,後面令人驚怖的則是到了 2003 年,我們的東部後山居然還需要這樣子機器服役。
直到今日,東基仍然需要許多人的關心與付出。或者應該這麼說,仍然有許多我們的同胞,依然迫切須要我們的關心與付出。
一粒麥子落在台灣的後山,開出了更多的麥子。然而在來自國外的麥子老朽之後,我們台灣自己的麥子在哪裡?
後記:如果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我比較建議購買這本《折翼的天使不停飛─台東基督教醫院的故事》,至少還可以幫助一些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