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5日

[Ingress] 府城的故事 - 兌悅門



說起台南的忠孝街或信義街在哪裡,不要說很多台南人不知道,就連火車站前排班的計程車司機也曾被考倒。說起來,這是所有被殖民地的共同悲哀。只要有新政權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大改地名,務必要中斷原有的歷史脈落而轉接其殖民文化。這樣子的故事在台灣發生過不只一次,而事實上,這裡的老地名是「咾𥑮石街」。


朋友看了這張照片以為我是去拜訪他所推薦的咖啡店。

事實上,我是為了 #ingress 的新 portal 申請而來。玩遊戲沒有什麼好值得說嘴的,但既然 Google 旗下的這個 Ingress 強調 Augment Reality,那為什麼我們不用更多有趣有用的資訊來增強真實與遊戲的結合,讓遊戲不只是遊戲呢?

兌悅門是台南老城的甕城(外城牆,也稱為月城)中的一座城門,也是全府城僅存的一座現在還每日被實際使用的城門。基座用咾咕石(珊瑚礁岩)砌造,門高4公尺,厚3公尺,城門寬3公尺。台江內海在清道光三年後逐漸淤塞成為陸地,原本的西側遂無險可守。道光十二年又發生張丙事件,嘉義彰化鳳山等地響應起義,台灣四處人心惶惶。道光十五年(西元1835年)台灣府道從小西門到小北門外增設甕城加開三門:靠近小西門的叫奠坤門,中間一座稱為兌悅門,靠近小北門為拱乾門。

遊戲小知識:這種甕城上的城門開法有個特色,就是與主城的城門一定不是成一直線,而是彎彎曲曲的,中外皆然。這主要是為了拖延敵軍的攻勢,讓他們即使攻破外城牆也無法一鼓作氣長驅直入的繼續攻擊主城牆。


而我個人對於兌悅門最喜愛的,則是以下的這個傳說。

大部份的現代台南人也不知道的是,在兩百年前,台南(舊稱赤崁)與安平(舊稱台窩灣、大員,這其實也是「台灣」這個稱呼的由來)其實是兩個城市,而且是兩個互相競爭貨運吞吐量十分激烈的港口城市。五條港的郊商們意圖利用這個弧形的甕城搭配石板巷道所象徵的直箭,構成「箭煞陣」來擊敗安平的洋行買辦們。而台江內海的另外一側則是在獲得內線消息後準備了兩座石將軍來破陣。

對於甕城是怎樣的半月形,請參考以下文章。

延伸閱讀:古城牆系列之一《台南府城》

延伸閱讀:[Ingress] 府城的故事 - 鳳凰眼上的普濟殿
延伸閱讀:[Ingress] 府城的故事 - 台南知事官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