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6日

[台北覓食] 角落的無名乾麵



在一個老社區的舊街角,有家麵攤。

說它是麵攤,因為它只是台手推車,就寄居在華亭街與南京西路交叉口的騎樓轉角,一個非常狹小細長的騎樓下。

第一次遇到它是在一個飄著細雨的冬天傍晚。要穿雨衣似乎有點小題大作,不穿雨衣又會沁溼衣衫的那種綿綿細雨,夕陽雖已消失在堤防外,但天空仍有餘暉,要開車燈似乎有點太早,不開似乎又有點不對的那種夜色。

也許,在這樣子的夜晚,這樣子的天氣,特別適合配上這樣子的晚餐。

可能是出身古老的城市的關係吧,對於這種默默無名鑲嵌在日常街頭巷尾的小攤子,對我總有種莫名的的吸引力。沒有招牌,沒有菜單、沒有店面、也不知道價錢,然而卻自有人來人往的顧客群。而我,也就這樣子的被吸引而來,變成常來光顧的客人之一。

今晚,被公司的諸多事情累的快要趴在地上,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癱在個軟軟的懶骨頭上,可是還要拖著這樣子的身體跟心情騎上 10 公里回家,於是,我又來到這個街角的麵攤。

傳統的木頭加白鐵推車的中間有個凹下去的圓鍋,旁邊有個白鐵小櫃子。小櫃子裡面放著豆乾、海帶絲、鴨頭等滷味,圓鍋裡面滷著豬腳、腸子、滷蛋以及其他東西。只有一種麵條,中板的白麵,不是我喜歡那種有咬勁的細麵,客人不是點乾麵,就是湯麵,或者是湯麵加上貢丸,最多就是加上店家自己包的餛飩變成餛飩麵。湯,也只有三種,打個蛋花沖上高湯變成的蛋湯、貢丸湯、餛飩湯。

習慣點一碗乾麵、一碗湯、一盤豆乾,然後依心情決定要不要加點豬腳或肉。從麵到湯、從豆乾到豬腳,這裡的食物都有種共同的基調。麵裡面可能拌上了一匙肉油,湯應該是豬骨高湯,豆乾上桌前確定淋了一匙豬腳滷汁,總而言之,這裡的味道有種奇妙的一致性。

要說這裡的東西特別美味、特別好吃嗎?似乎也還不到那種地步。這裡的服務很好嗎?那位可能是老闆兒子的中年男子不管說話或做事永遠都帶著一股怒氣。但是這裡的東西就是有種傳統的味道,帶著點記憶中的香氣,一種簡單的韻味,會讓我在滿身疲倦的下班時候,想要簡單的吃碗麵的時候,繞到這個絕大多數的台北人都不太會照訪的角落。



延伸閱讀: [剔牙集] 南北大不同 -- 再談乾麵
延伸閱讀: [地方特產] 關帝爺吃的麵 -- 關廟麵

1 則留言:

  1. 您好,我此老麵擔的第二代。我想藉版主的版面,說明一些事情:

    這家老麵擔原本由我父親及另一名合夥人共同經營,由於我與對方第二代的經營理念不同,目前已經拆夥。

    原本老麵擔我父親所負責的部份是豬腳、魯味製作,以及出攤時負責煮麵的工作。
    而另一合夥人負責切菜及餛飩的包製。
    所以我父親在魯豬腳、煮麵上的功夫,已經掌握了超過四十年以上的經驗。
    很多老客人,都是從小吃我父親煮的麵長大的。

    現在我父親及我開立了新店,地址:台北市歸綏街186號,店名:阿裕豬腳麵。
    煮麵、魯豬腳皆由我父親親自出馬,保證吃到正統傳承四十年的老味道,觀迎前來品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