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日

[剔牙集] 逝去的海中烏金 -- 烏魚子


每年到了冬天,尤其是過春節的時候,傳統的台灣家庭似乎總要烤上一兩付烏魚子。

不知道這是怎樣流傳下來的習慣,也許,就跟中秋節烤肉一樣,是個無法解釋而默然成型的社會記憶。

塗上酒、烤的香噴噴、色澤美麗的烏魚子,配上斜切的蒜白或者白蘿蔔,甚至是浸過醋的蘋果薄片,對於嗜吃此道的人來說,的確是人間美味。

只不過近年來我已經不太吃這東西。

檯面上的說法,是避免膽固醇過高,魚子這種東西盡量忌口。

真正的理由是另一個原因。為了避免我老媽繼續購買烏魚子。

每年冬至前後,烏魚群固定隨著洋流南下洄游到台南、高雄外海產卵,年年如此,因此烏魚也被台灣的漁民稱為「信魚」,此時母烏魚腹中滿是飽滿的魚卵,成熟度最適合捕撈,也因此,此時此地捕獲製成的烏魚子品質最佳。

台灣捕烏魚的紀錄可往前推到明鄭時期,捕烏魚的漁船需要繳納魚稅,領取烏魚旗之後才能出海捕烏。根據鳳山雜餉的記載:「給烏魚旗九十四支,旗用白布一幅, 刊刷烏魚旗子樣,填寫漁戶姓名,縣印鈴記,插於船頭,帶網採捕。」在民國 69 年烏魚捕獲量高峰期,單年捕獲量高達兩百五十萬尾。在茄定興達港這個補烏重鎮,懂得門道的人只要站在港口邊的防波堤上看漁船進港便知道這條船今天的漁獲如 何,每插著一面國旗代表著一萬尾的烏魚入網,曾有漁船插著八面十面國旗進港的風光事蹟。而現在呢?

2003 年台灣全年捕獲量八萬尾。

補烏魚船的下網地點越來越北,但是漁獲量仍然一年比一年少。

我們的市面上仍然充斥著許多的烏魚子。甚至,在台灣的補烏船還沒有出發的時候,市場上已經有今年新鮮的烏魚子開始販售了。甚至,今年烏魚的售價還比往年為低。

非常的神奇,不是嗎?

兩種來源,一種是人工養殖的烏魚。一種是大陸過來的漁獲。

造成烏魚捕獲量大量減少的兩個原因:反聖嬰現象,以及大陸漁船的大量捕捉。

反聖嬰現象造成海水洋流的溫度變高,無法再流到台灣南部便已停止,有些烏魚甚至游到以前不曾出現的宜蘭一帶,然而台灣北方海面的洶湧波浪、海底的崎嶇地形都不利於烏魚的產卵繁殖,更不用說因為距離縮短,沒有足夠的時間覓食,使得在北方捕獲的烏魚顯得明顯的瘦小。

全世界會吃烏魚子這東西的,只有台灣人跟日本人,而且還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懂得吃烏魚子。大陸人認為此種魚不吉利,其實是不吃的,然而由於台灣對於這東西 的喜好,大陸的捕烏魚船一年比一年多,相反地,因為捕不到烏魚入不敷出,台灣的捕烏船卻是一年比一年少。興達港以往的一百多組捕烏船,後來只剩下三組。

在馬祖、廈門外海,大部分的烏魚就已經被大陸漁船捕撈殆盡,而以往的烏魚重鎮興達港,卻只能撿拾僥倖逃過大陸漁船炸魚之後的漏網之魚。

根據聯春滿號船長吳聯明的描述,某年他才捕獲八百尾烏魚就已經是高雄縣總冠軍,甚至還到縣政府接受頒獎表揚,領了一堆毛巾肥皂回家。八百條烏魚賣了二十幾萬,可是整理漁船、油錢、人工,前前後後加起來花了六七十萬,這個算盤不管怎麼打也還是不划算。

更慘的是,官方數字中每年八九萬尾的漁獲,裡面還有不少根本是大陸漁獲。新竹海署岸巡隊曾經查獲一艘漁船出海兩天,回來時船上居然有 2 萬多尾烏魚。要知道,捕烏漁船每船至少需要 12 名人手,兩艘為一組,使用巾著網作業,而現在只有 4 名漁民的流刺網漁船出海兩天居然可以捕 2 萬尾?這作業績效未免也太好了些。

近來不吃烏魚子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如果買到人工養殖的烏魚作成的烏魚子,除了油脂偏高,有時帶有土味外其實也還算運氣不錯。更怕的是現在滿街的大陸 貨、進口貨、甚至還有用其他魚卵加上豬腸衣混充的西貝貨,統統都掛著台灣本產的高級烏魚子的牌子,花錢當冤大頭也就算了,誰知道這個聰明到曾經發明「頭髮醬油」、「口水小龍蝦」的民族會不會又有甚麼新的發明?

另一方面,除非重現當年有所限制的「烏魚旗」,否則在今日無所限制的濫捕之下,中國人認為的「水族難竭而易繁」這句話,很快的就會被推翻。

到時候,只怕三百餘年來始終守信到來的信魚,也只能從古籍上面去推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