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9日

[閱讀筆記] 面目模糊的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middle class),每個人都知道是甚麼,每個人都朗朗上口,甚至在寫文章的時候都會不自主的拿出來使弄一番,但是當我們真的被問到甚麼叫做「中產階級」,怎樣才算是「中產階級」的時候,我相信可以回答的出來的人其實並不多。

「中產階級」通常有兩種模糊的定義法:一種是從職業來定義,比如說政府公務人員、老師、會計師、律師、醫生、工程師等等「擁有較高文化知識或生產技能、佔 有中等規模生活資料,受雇於人出賣勞動力或僱用他人但自己也從事勞動,擁有中等經濟收入的人群」。一種則是直接使用收入作為中產階級劃分的唯一標準,或者 主要標準。

前者一看就知道是非常模糊的定義,一個月領四五十萬、出門有人開道、遇到他紅燈都會自動轉綠燈的總統是公務人員,口蹄疫的時候得帶著口罩拿著電擊棒跟其他 任何找的到的殺豬工具去撲殺病豬的家畜衛生試驗所也是公務人員。在聯發科一天上班 14 個鐘頭準備拼股票的是工程師,在只有個 6 人的資訊公司上班、不知道明天公司會不會倒閉的也叫做工程師,任何人都知道相同的頭銜裡面有多少的差異。

後者使用收入標準,乍看之下有數字依據應該是比較 hard data,其實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即使按照收入標準,由於每個國家的國情、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都不相同,這還是場和稀泥的迷糊仗。以美國來說,有人認為凡 是家庭年收入在 2.5 萬美元至10 萬美元之間都可以算是中產階級。而印度政策研究中心認為「印度現有中產階級約 3 億人」,標準是凡年平均稅後收入在 700 到 3000 美元的家庭均可算是中產階級家庭。

由於經濟開放的關係,「中產階級」這個名詞前些日子在中國大陸興起了一波非常非常熱烈的討論。中國國家統計局對中產階級量化為收入在年收入「六萬到五十萬 元之間的中等收入家庭群體」,換算成美金大概是年收入 7500 到 6.25 萬元之間。根據這個標準,中國目前符合中產階級的家庭只有 5.04%,但是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查,在心理上主觀認同自己就是中產階級的民眾有 46.5 %。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春玲博士所進行的一項調查,研究中有一項列出了四種中產階級的「必需品」,分別是汽車、電視機、冰箱與洗衣機。如果四項全都擁有可以獲 得12 分,必須要獲得 6 分以上才可以稱為「中產」,而這樣子的人數佔樣本母群體的 35%。若是以台灣的生活角度來看,這四項產品應該是一個很有趣的標準,不是嗎?

以社會科學的分類法,還可以把中產階級又區分為職業中產、收入中產、消費中產、與主觀認同中產等幾種。當然,如果我們用不同的標準,就會出現不同的人數比例。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中產階級其實是一群面目模糊,似乎存在,但是又很難明確去分辨出來的人們。



延伸閱讀:[閱讀筆記] 痛苦的菁英與快樂的阿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