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3日
[覓食府城] 在單純中見美味 -- 無名豆花
在台南,驚喜常常不來自於燈光美氣氛佳的地方,也不見得來自規定最低消費必須要多少多少的地方。
就是這樣子的一個騎樓,卻是我最常光顧的豆花店。
與許多先要炸又要蒸還要炒的料理相比,比如說糖醋排骨,做豆花算是簡單的了,然而近年來外頭可以吃的豆花卻不是很多,尤其是台北。吃過了許多號稱有名的甜品店的豆花之後,我最鍾情的,還是那傳統的、乾乾淨淨的、沒有任何其他喧賓奪主味道的 -- 白豆花。
只需要兩種東西,豆花、以及糖水,這就是最單純原始的味道。
然而很可惜的,就是這麼簡單的兩樣東西,許多號稱某某某採訪過的名店卻端不出一碗像樣的。
黃豆製品要有黃豆製品該有的香氣,糖水當然要有糖水該有的香氣。老闆賣的既然是豆花,客人點的既然也是豆花,那麼就端出一碗是豆花的東西,不要像豆漿、也不要像豆腐,這樣子就好了,客人付錢附的高興、老闆收錢收的快樂,這樣子豈不是很好?
在台南,其實還有好幾家算是不錯的豆花店,位於北忠街一個小騎樓下的這家豆花攤就是如此。
一條連大多數的台南人都沒有聽過的小小小街道,不是商業區的地點,一台退役木頭手推車變成的攤子,幾張便宜的摺疊桌椅,一張傳統的白底紅字招牌,一張藍色帆布上面寫著幾個字 --「呷好鬥相報 唔免靠廣告」。
好自信。好味道。
老人家依照著傳統方法認真的作,五十年的歲月就這樣在黃豆中度過了。年輕時挑著擔子沿街叫賣,隨著年歲漸增,後來改成用手推車,後來連手推車也推不動了,於是將推車變成了攤子,從此定了下來。
這裡的產能豆花一天三桶、豆漿 20 瓶,賣完即收。從黃豆開始就可以看到老闆的堅持,與京都湯豆腐做法類似的,使用硬水來磨豆,又因為比一般豆漿的做法又多了一次過濾的動作,所以豆花的口感更加綿密細緻、入口即化,黃豆的香氣在口中發散,跟一般市面上買到徒有豆花外型而沒有口感香氣的產品截然不同。
糖水的熬煮也是影響豆花品質的一大因素。有的店家把糖水熬的太甜太稠,為了不讓整碗太甜,只好只加一點點,卻連帶的破壞了入口時水與豆花的比例。安平同記在還沒像現在這樣人山人海時的豆花也是不差,但是用的糖水實在是甜的太過誇張,如果點的是白豆花而又沒有指定半糖的話,大概只有螞蟻才吃的下。而這裡的所使用的糖水,有著紅糖的香氣,不至於過甜,舀上一匙送入口中,液態與半固態、甜味與香氣融為一體,這才叫做豆花嘛...
最簡單的白豆花一碗20、其他口味的 25、豆漿一瓶 45。
便宜、美味、健康,還可以吃到老闆的誠意。
還有什麼好再要求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