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6日

[剔牙集] 神奇的合法殺戮戰場


自從「美食」成為一門顯學之後,想要藉此主題打入市場、建立灘頭堡的媒體也越來越多。

幾乎每份報紙,每個禮拜,至少都會有一個全版專門討論這個主題。不管是八卦週刊還是追星外加八卦的週刊,甚至是已經趨近於穿鑿附會的獨X報導、美X報導,每期都要有幾篇介紹去哪裡吃、吃甚麼的專題報導。

平面媒體如此,電子媒體當然也如此。

印象中比較早出現的是 PCHome 的 CityGuide,不過隨著這個領域的越來越發燒,號稱最大入口網站的Yahoo 奇摩當然也不會置身於外。於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出現了一個叫做 Yahoo 奇摩生活+ 的網站。

傳統媒體最大的缺點,就是如果想要有內容,就要付出代價。尤其是有點名氣的這些人,不管他原來是寫愛情小說還是跑新聞的,是打棒球還是搞政治的,反正稍微有點名氣,不管他介紹的是阿貓還是阿狗,稿費不但不能少,還要比別人多。

在這方面,電子媒體可就省錢多了,搞台伺服器開幾個留言板討論區類型的東西,然後開放給大家去大鳴大放,反正網路上吃飽太閒的人太多,只要顧著機器不要被搞死,三個月後就有一堆.... 資料(data)。

學過電腦基本概論的應該都知道,資料並不等於資訊(information)。資料是沒有處理分析歸納過的東西,只有當這些東西被有系統有意識的整理過後,才有可能變成有用的資訊。

很有趣的問題就是,這些平台所展示的,到底是資料,還是資訊?

以我的看法,毫無疑問的是前者,而且裡面的雜訊(noise)可能還超過真正的資料。

有個對台南美食有興趣的人都不會忽略的網站「大廚師美食網」,當初建站的人算是相當有心,裡面對於台南吃食的介紹十分的詳細,而且言之有物。可是同一個網 站裡的討論區就十分的混亂,雜訊多到了簡直是令人瞠目結舌、無法容忍的地步。甚至還曾經看過同一條街上相鄰的幾個店家彼此用不同的 ID 互相攻訐謾罵的事件。

看過這種充滿雜訊的公開園地之後,再來看看 Yahoo 奇摩生活+ 網站,就又有了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領悟。尤其是某些我覺得不僅是不錯,而且是水準以上的餐廳,居然都有頗為......神奇的評語。留言的內容更會令我開 始懷疑我們去的是不是同一家餐廳,比如批評說已經有幾十年經驗的板前師父手忙腳亂?嫌生魚片切的大小不一?明有四五個服務生的餐廳老闆一人兼大廚?然後看 看為數只有 10 個網友投票的滿意度平均值也低的離譜,這個......

老實說,美食這種東西受到之前的飲食習慣的制約實在太大,不是找 100 個人來網路投票就可以找出最大公約數的,尤其是這一百個人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一百個人,或者只是一百個帳號。一家餐廳推出的一客 1000 元套餐,從 100 個 20 歲的學生跟 100 個 50 歲的企業高階主管所獲得的評語顯然不可能相同。以樣本母群體來看,就算可以從台灣兩千三百萬人裡求出一個最大公約數,最多也只代表這塊土地上的這些人有這 樣子的飲食嗜好,不代表那家店就是台灣每個人都喜歡的餐廳。更何況,從樣本數目來看,每次這種啥生活網美食網 XO 網上面對於某特定店家的投票人數都只有寥寥數個,要提昇自己或拉低別人的分數都太過容易,實在是沒有甚麼意義。

看來看去,我不禁開始懷疑,這些號稱啥知識網(還是姿勢網?)、生活網上面提供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是資訊?資料?雜訊?還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殺戮戰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