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老頭胡言亂語] 2.5 ppm 的聰明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那個「十翹通了九竅」的歇後語?

正確答案叫做「一竅不通」。



台灣目前所需要的,不是一點點的運氣,而是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保佑。

我完全同意 豬小草How 所說的,這個事件正好指出了我們對於自己所吃進去的東西的忽視與無知。誰不知道一分錢一分貨? 可是在大賣場琳琅滿目的架子前猶豫的時候,有多少人最後會轉向那個價格最為便宜的商品?

很多,尤其是在這個景氣不好,媒體大肆宣導 M 型社會來臨,你很貧窮,你很可憐的時代。尤其是在這個一堆人自認為是「消失的中產階級」的時候。

我懶得去罵宅男總統,不是因為我喜歡他,而是因為誰拉的屎就找誰算帳。就算走了一個貪財的,來了一個害命的,那也是台灣民眾自己選擇的,願賭服輸,沒啥好囉唆的。對於馬先生,我真正的抱怨就是他如果這麼喜歡當宅男,那應該早點明說,我們還有機會去選林志玲小姐出來當總統,就算要宅,至少也宅的賞心悅目氣質出眾上鏡頭些。

要罵,當然是要罵那個搞出 2.499 ppm 合格的衛生署長。

身為一個整天跟數據打交道的人員,我完全理解所謂的儀器的底限。不管是 RoHS 、REACH 還是哪種安規標準,不管是德國萊茵還是哪家實驗室所提出的分析報告,通常都是寫著 Not Detected。

不是保證絕對沒有,而是我的儀器偵測不出來。

只要我誠實進行實驗,你可以質疑我的機器不夠新不夠貴不夠好,但是你不能質疑我的數據。Not Detected 就是 Not Detected。

從一個工程人員跟科學研究的角度,我完全理解前衛生署長所說的。

問題是,你他媽的做事情最好是可以這樣子給我搞。

Spec is spec。這老兄到底懂不懂?

我遇過一個案子,某世界級筆記型大廠規定他的某零件必須可以經過一千萬次的 life test,日夜不停的進行實驗,這個試驗作完大約還得要花上一個月。結果要死不死,敝公司某個新開的零件在五百萬次的測試之後掛了,經過一次的修模之後改良品還是沒有通過,而案子即將進入量產階段,已經沒有時間了。

於是,我們公司決定一方面依照電腦模擬的結果緊急開新模具,一方面派出高層主管直接飛到對方總部去道歉致意,同時對客人提出緊急對策。

一看到那份對策的 Proposal,我心裡大概就有個底,十之八九對方一定會接受。

怎麼說?

我們先回到原點,為什麼要做一千萬次的實驗?

因為那是客戶所預期的一台筆記型電腦必須要可以撐過五年的使用週期。因為他們預估在這個五年的週期大約會有一千萬次的使用,所以這個產品必須要通過這麼多次的實驗。

在那份緊急應變計畫裡面詳細的註明了許多的 hard data,有些是我也沒有看過的。比如說根據我們內部最機密的實測資料,多少次的 life test 就已經等於重症使用者實際使用了四五年,更何況會買那台電腦的人絕對不會是重症使用者,所以事實上,我們的產品其實已經符合了更重要的,滿足了客戶所希望的五年生命週期的要求,即使他還沒有通過一千萬次。

然而,在那份報告中我看到了最漂亮的一句話。報告中說,Spec is spec,我們了解一千萬次的實驗要求已經 over spec,但是我們也了解 Spec 只有往上越來越嚴格,沒有往下的道理,所以我們為了不影響客戶的案子進度,懇請對方暫時先使用這個保證可以撐過五年的產品A,同時間我們會開發另外一款保證可以達到一千萬次試驗規格的產品A+,在這個中途如果有任何因為使用產品A而產生的問題與損失,敝公司則負起一切的賠償責任。

四平八穩、面面俱到。有提供了裏子、有給了面子。

除非是有啥宿怨故意要惡搞,否則實在是找不出啥理由來拒絕這份提案。

反觀我們這次的 2.5 ppm 事件,我實在無法想像有啥理由可以突然地降低一個國家的衛生標準。當然,如果是某個行政特區的地方官員因為受到上級指示,為了飯碗而必須要突然降低標準,我深表體會與同情,但還是無法接受。

回到原點,為甚麼國家的衛生主管單位必須要發佈所謂的食品衛生標準?

為了保障國民的身體健康。

如果衛生署可以仿造上面提到的例子,針對全體國民提出一份嚴謹的企劃案,裡面已經包含了嚴謹的實驗數據,比如說以一個產品(在這裡,也就是一個國民),每天使用(吃下) 2.5 ppm 的三氯氰氨,不僅不會減低產品的生命週期(就隨便抓個七十年吧),還可以增進產品效能(每天早五千晚五千之類的...)那麼我等無知的愚民應該可以相信這個塑化原料可能對人體無害。

一個可以當到台大醫學院醫院院長的人,他的聰明才智絕對是在我等凡夫俗子之上的,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可以讓他做出一個 2.5ppm 的聰明決定?

有時候去想想,就會覺得人生還頗有趣的。




延伸閱讀:[老頭胡言亂語] 2.5 ppm 的愚蠢

2008年9月28日

[老頭胡言亂語] 2.5 PPM 的愚蠢



人類愚蠢的潛力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

而且這種愚蠢隨著官階位階的越來越高,也會有隨著越來越嚴重的傾向。

那天,在台中高鐵站看到一系列的告示牌,覺得有趣,隨手拍了下來。沒想到隨後卻發現,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有趣,因為我在四處不同的地方都看到類似的牌子,台北,板橋,台南,餐廳,豆花店,麵包店,冷飲店,咖啡廳,早餐店......

這代表著什麼?


這代表這個拿人體當作塑化廢料處理廠的事件正在形成一場全面性的恐慌。

而我們偉大的政府做出的裁決卻是,2.5 ppm 以上才叫做不合格。

我懶得去指出這個說法有多愚蠢,我只舉個簡單的例子。

今天衛生署長可以在全國電視機觀眾的面前把一段人類的大便,或者是白色吉娃娃的,或者是非洲象的,或者是四川熊貓的,隨便他高興拿哪種嗯嗯,溶在五十公升的礦泉水裡面,攪拌均勻,然後對著全國同胞宣示「我保證這些礦泉水是通過大腸菌檢驗合格,對人體無害的」。

我願意相信那五十公升的礦泉水對人體無害,我預期那也應該驗不出超過國家標準的大腸生菌,但是你願不願意把它喝下去?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就算衛生署長願意把那五十公升的糞便礦泉水一飲而盡,我也絕對不願意把那玩意兒弄進我的消化道。我可以,也願意為了這麼實事求是,這麼講究科學驗證,這麼賣命捍衛政策的技術官僚鼓掌叫好,但是不要指望我會去做一樣愚蠢的事情。

更何況那還不是人體裡面本來就可能有的大腸生菌,而是塑化材料。我的腸胃結構還沒有進化成塑膠成型射出機,等哪一天我的消化道已經進化到了那種程度,我也許會考慮去找個300公克的透明ABS來試試看。

昨天,到台南某著名的飲料店去買早餐,第一眼望見的就是那個大大的聲明版,上面詳細說明了他們所使用的材料來自哪個廠商,還有經由哪個實驗室驗證通過。我笑笑的和店員閒聊了幾句這個事件,談到了到處都看到這樣子的牌子,然後那個有點小小交情的店員幽幽的補了一句,

「雖然通過政府測試,但是(這個公告)效果也愈來越低了...」

是啊,當民眾已經無法確信他喝下去的到底是水,或者是有著 2.499ppm 的糞水,或者甚至是塑膠材料,你要他怎麼辦? 這一切都得歸功於我們那個標準可以隨時放寬的,超級有彈性的,跟香港特首一樣大有為的政府。

天佑台灣,阿門。


2008年6月15日

[老頭胡言亂語] 文化創意果然是筆好生意!


「文化創意是筆好生意!」,自從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設定此主題並到世界各國不斷巡迴演講之後,「引用」外國觀念不餘遺力的台灣媒體無不樂於介紹並且朗朗上口。

雖然我也贊成這個想法,不過一直到最近才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令一個層次。

台北市政府將空間570 坪的建成圓環以九年一千萬租金的價格出租給文化人楊照帶隊的華旭圖文科技公司,換算下來每個月租金九萬兩千元,每坪租金 162 元。

圓環附近的租金大約是每坪兩三千元,不過既然市府建設局市場管理處強調「市府不以賺錢為出發點」,那麼以市價二十分之一的超低價承租給文化人作為主題餐廳似乎也是理直氣壯的事情。

文化,真的是個賺錢的好生意。





每天早上都會經過建成圓環,每次看到我都有種奇怪的感覺。

還有一絲無法用文字表達的怒氣。

在某種奇妙的、無法理解的邏輯與價值觀下,建成圓環被改建成為一個非常具有現代感的鋼筋玻璃建築。這個決定的由來我們無從得知,但是作為一個都市計畫改建案的結果,我們不需蓋棺就已經知道。

前台北市長任內所有的市場改建案統統壽終正寢嗚呼哀哉,西門市場、建成圓環、龍山寺地下街、花卉市場... 這沒有什麼好意外的,人家畢竟是穿鞋的,對於這種赤腳與木屐穿梭的地方不太熟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堆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名人」,比如說某某文化董事長、某某理事長的囈語印在巨大的白色卡典西德再貼在圓環的外頭,像是日本寺廟外面的祈願紙條一般的掛在那邊。


這裡當然也有一些真性情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黃春明先生所寫的「轉動吧!轉動吧!圓環」。當它被以不同的濃淡印上三次並貼在圓柱型的建築物外圍後,的確是非常的令人印象深刻。

最能夠抓到核心的應該是林懷民先生的那一段「童年,父母常帶我到圓環,長大了以後,我和朋友一起去。圓環不只是個有美食和熱氣的地方,是我的鄉愁和眷戀。希望重新起步的圓環能夠永續,成為新世代溫暖的記憶。」是的,這才是真正的重點。這才是人們所希望的,與所抱怨的。被拆除改建之後的新建築物冒犯了所有曾經參與過、見證過那個時代的人的記憶,它不再是個鄉愁或眷戀,不再跟這塊土地有何連結,它只是個憑空出現、從別的地方移植過來的銀色怪物。

這裡不是圓環嗎?不是台北市最有庶民與本土風味的大稻埕嗎?為甚麼上面出現的卻完全不是這裡的孩童會穿的棉襖?為甚麼那個圖畫看起來完全是別人的世界?為甚麼?我可以接受那上面有著我阿公會穿的亞麻布唐衫、我甚至可以接受那上面出現日本木屐,但是棉襖、瓜皮髮型與衝天炮辮子?

老天,我們現在看的到底是誰的鄉愁?

我無法解釋,但是我每次看到時都會有一種的憤怒感。

一種自己的歷史被人竄改的憤怒感。就好像那些老兵對於日本把侵華戰爭輕描淡寫的改為「進出中國」一樣的憤怒。

既然己所不欲,又何必強加於人呢?

那個造價兩億四千萬的建築現在成為一個超大的養蚊子場所。如果台北市政府有點遠見跟想像力,乾脆把它填入泥土拿來養小孩子最喜歡的獨角仙鍬形蟲,就像台科博館的植物園一樣,改成一個特大的玻璃養殖箱,保證讓你坐擁金店面,國中國小遊覽車絡繹不絕,光是賣門票、賣甲蟲、賣週邊設備的收入就保證高於你現在所收到的九萬兩千元房租。




感想:我當年是哪根筋燒掉跑去作那勞啥子的狗屁設計師,幹麼不去當個文化人?這樣子就可以去建成圓環租個 30 坪來住,離上班地點近,而且住在李祖原大師設計的新潮建築裡面一個月房租還不到五千塊。

看!看!看!古有名訓,果然真的是「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延伸閱讀:[剔牙集] 風華不再的建成圓環
延伸閱讀:[老頭胡言亂語] 活該他上十字架?-- 從建成圓環談起
延伸閱讀:[老頭胡言亂語] 繞不出來的圓環?我看是繞不出來的蛋頭!


2008年6月11日

[台南覓食] 這才叫做芒果冰!! -- 玉井古早味


我必須承認,我是個出身清寒、窮酸味滲透到骨子裡面的落魄受薪階級。

從以前到現在,從最早的價錢到現在一碗一百五十元,我還是搞不懂永康街某面積比一般冰果室還小的半路邊攤的芒果冰為甚麼可以賣到這價錢。那一碗裡面有兩斤的芒果嗎?有削了兩個全熟的愛文芒果嗎?不管前看後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甚至是把裡面翻出來看,我還是無法體會為什麼把一顆芒果削一削倒點煉乳可以削到這種價錢。

前兩天到玉井,天氣有點悶熱,想到小時候老爸開車帶我們出遊,走到哪裡吃到哪裡,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雖然不是啥可以拿出來在網路上大秀烏魯木齊莫三鼻克番文的米其林餐廳,但是那種情境仍然時常讓我懷念,於是答應兒子帶他去吃冰。

刻意把車子開進了玉井老街,果然看到了路上有著賣著剉冰的傳統冰店。停好車子,點了一個芒果冰跟一個八寶冰,隨口問問八寶冰可以選幾種作料,得到的回答是「都可以啊」。這~~啥叫做都可以啊?這是什麼答案啊?坐下來等,然後就看到不斷有著本地居民過來幾碗幾碗的外帶,我那會可以殺死貓的好奇心發作,跑去站在旁邊看店員盛裝八寶冰,一邊在心裡默數,一、二、三、四~~~十四、十五、十六?這一碗八寶冰裡面居然放了十六種材料?這~~這該不會就是那個「都可以啊」的理由吧?我們正常人再怎麼隨意點,應該也沒有人會點到十六種材料吧?結果一轉頭,才發現那位小姐正從另外一個容器裡面舀出白木耳舖上去,所以,正確答案不是十六種,而是十七種材料。

Oh My Goddess!



然後,我看到了他們是怎麼裝芒果冰的。

先在盤子裡面挫上一些冰,然後舀上幾匙剛剛切好的新鮮芒果。

繼續剉上白色的冰屑把盤子鋪的高高的,開始加工。用夾子夾起一片片的色澤金黃的芒果舖到剉冰上面,一邊用帶著手套的左手稍微壓一下免得芒果掉出來,淋上一些米黃的煉乳、然後加上幾片綠色的芒果青、再淋上一大杓店家自製的新鮮芒果醬,上面擺上一大球芒果冰淇淋,最後再放兩個紅色的櫻桃增色,這樣子,才算是完成一份芒果冰。

兩個擺在一起,我不知道永康街的那個應該要叫做啥。

隔了一會兒,芒果冰來了,八寶冰也來了。尺寸果然都魄力感十足,很有台灣民間該有的那種氣勢。尤其八寶冰,不愧是前鎮店之寶,愛玉、綠豆、紅豆、甘納豆、湯圓、蕃薯、薏仁、芋頭、鳳梨、紅豆丸、粉粿、粉角、珍珠、粉圓... 不只是材料種類多,該有的味道也都有出來,芋頭夠鬆軟夠泥、尤其是蕃薯,雖然其貌不揚,卻是出乎意外的好吃。

吃飽喝足,也該結帳了。

最大的詫異出現了。

全部只要 95 元,那碗雙人份特大芒果冰只要 70 元,而那碗有著十七種內容物的八寶冰則是... NT25元。

嗚嗚,玉井真是一個好地方~~

2008年1月3日

[老頭胡言亂語] 不是誠品也可以很悠閒 -- 金典書局

在台南火車站的腹地內,有一間頗為有趣的書局。

說他有趣,因為它跟大家對於書局的預期不太一樣。

在誠品書局崛起前,大家對於書局的印象,可能都是類似於重慶南路的書店那種樣子。狹長的空間,店面不大,兩側從地板到天花板的書架,中間走道還要加上一整排的書架或花車。

這種刻板印象,在1989年第一間誠品書局出現後終於得到改觀。

寬敞舒適的空間、大量的使用木製地板營造出來的暖度、不怕客人在店內看書、甚至還提供座椅讓客人可以更加舒服的閱讀、店內不只是書香,還有咖啡香... 這都是以前的書店經營者沒有辦法想像的。

所以「誠品」變成了一種風潮。香港旅遊團到台灣一定要去看看那個24小時不打烊的敦南店。不管看書不看書,男女約會見面也要約在誠品,似乎這樣子就可以沾染一些氣質水準。誠品,成為布爾喬亞的最愛。

可是台南的這間金典書局不太一樣。


它不是那種傳統的、追求空間最大效益的、急於把書賣給你的書店。也不是誠品那種刻意強調、標榜、包裝與販售某種風格的書店。

由於公路運輸的崛起,臺鐵被迫把許多沒有利用到的空間承租給外界。這家書局所坐落的位置就是台南火車站鐵道旁的舊臺鐵倉庫內。現代建築為了採光或空間感,通常在建築開始之初就刻意挑高或留下天井,然而二戰之前所留下來的舊建築,他們所共同擁有的高挑與空間,無須另行添抹胭脂,本身就是個輕鬆自在無而且壓力的購物環境。

灰色的水泥建築並不特別,老建築與新想法結合卻創造出了另外一種的風味。既然腹地廣大,那就奢侈的使用吧。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各種不同類型的書籍分門別類自己坐落一館,彼此不相混雜。小孩子自己一館、喜歡文學的自己一館、汲汲營營想要成功的自己一館,大家氣味不同自然也不需要混合。各個館內提供十分具有台南風格、十分隨意、一看就知道不是刻意一次採購的軟硬沙發外加各種形式的塑膠板凳。而書架間的走道,則是寬敞到可以作為小孩子的嬉戲空間...

除了購買空間外,對愛書人來說,書買的多了,自然也會在意起書本的售價。畢竟一年花個一兩萬塊錢買書,10%、20%累積下來的折扣也是很恐怖的。印象中,金典書局一開始似乎是以折扣書揚名立萬,所有的書本都有八折或七九折的優惠,雖然博客來網路書局也有著類似的折扣、便利性也頗高,即使是半夜也可以大肆採購,但對於許多堅持要自己親眼看過、親手翻過的挑剔讀者來說,實體書局還是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看完了消費行為的這一端,我們來看看另外那一頭,販售。


每一家出版社的編輯都會清楚明確的告訴你,書局的擺設與書本的陳設位置是的的確確地會影響到那本書的暢銷程度的。我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曾應感受到,那種在誠品旗艦店所感受到的購買慾?那種書本呼喚著「買我吧!買我吧!」的召喚聲?那種似乎是只要買了那些書,自己也就同時高人一等、昇華成為更為「優質」的人類的感覺?

然而這個鐵道旁倉庫的書局所呈現出的,不是信義計劃區誠品旗艦店那種細心規劃過後的布爾喬亞風格,自然也沒有精密算計後呈現的購買慾刺激感,這裡所擁有的,就是非常樸直的、原始的、書本的本質。

很難用文字去形容那種差異性,同樣是試圖提供一種舒適的閱讀與購買空間,雖然結果相似,但是就如同美女有很多種,最後所呈現出來的的風格卻是完全不同的。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間書局所呈現地的確是非常台南在地的風格,尤其當我們把它與誠品書局做起比對之後。同樣的一本書籍,本質自然是相同的、但是少了一些化妝、少了一些包裝、少了一些誘惑與刺激,所以只能賣給真正知道的、真正識貨的。反過來說,卻也少了一些來自價格上的壓力。

就好像這個城市夙以聞名的眾多小吃一樣,靠的不是宣傳,而是本質、實力、與時間。


延伸閱讀: 金典書局照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