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3日

[覓食台南] 饅頭分列式 -- 玉梅牛奶饅頭



另外一家我還頗喜歡的是台南縣柳營鄉八翁村的「玉梅牛奶饅頭」。

當年有個老朋友家裏就在八翁村開牧場養乳牛,他們家生產的生乳是專門交給光泉鮮乳的。到目前為止,我喝過最好、最濃純鮮厚的牛乳就是在他家喝到的,拿個大水桶走到一次可收納兩噸生乳的大型冷藏鋼筒旁,拿把大型機械鈑手用力旋開出水口,兩秒鐘就裝滿了一整個水桶,不用高溫煮沸、只經過低溫快速殺菌過的生乳,真的是濃、醇、香集於一體。

第一次到朋友家作客時,朋友的媽媽端出了一堆熱騰騰的肉包子招待我們。要走的時候,又拿出一堆紙盒硬塞給我們,每人兩盒,一盒是剛剛吃的牛奶包子,一盒是牛奶饅頭。在朋友家吃的時候只覺得包子用料不錯,回到家把饅頭蒸熱了吃,更是印象深刻,評價還在包子之上。

八翁村是全台灣最大的酪農專業區,飼養乳牛一萬四千多頭,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年產乳量近五萬公噸,可以想見,這裡的鮮乳取得成本(時間/金錢/精神)上都是最低的,也因此,這裡的牛奶饅頭、牛奶包子真的就是貨真價實的鮮奶下去作,香氣與濃度都不是一般菜市場賣的那種牛奶饅頭可以比擬的。

尤其是這裡的牛奶饅頭,個頭不會太大,奶味芬芳,正是我這種不特別偏好麵粉族群的好點心。包子雖然也頗為不錯,但是因為包子肉餡與調味的關係,牛奶的香氣反而被壓掉不少,頗為可惜。以我個人的習慣來說,平常時候若是拿一般市售的饅頭與台南百年老店「萬川號」的肉包讓我挑選,我會挑選肉包,但若是純粹考慮牛奶饅頭與牛奶包子,我卻是偏好饅頭。更重要的一點,也是最恐怖的一點,這裡香噴噴的牛奶饅頭一個只要五塊錢,包了餡的牛奶包子也只要十塊錢,真的是便宜到不行。

五塊錢耶,五塊錢,現在連要去外面打一場電動玩具,丟五塊錢進去機器還會直接給你退出來,只差沒有在螢幕上面順便秀出一行字來質問你說是不是看不起它、侮辱它。



這裡的產品當然不只是牛奶饅頭跟牛奶包子,種類可多著呢,還有南瓜肉包、牧草肉包、菜包、芋頭包、紅豆包、芝麻包、花捲、養生饅頭、牧草饅頭、南瓜饅頭、雙色饅頭、黑糖巧克力饅頭。不過呢,不要看這樣子賣得東西好像很多的樣子,牆壁上那張 menu 通常是參考用,去的要是晚一些,也不用說你要買什麼了,直接問「剩下什麼」可能會比較實在一些。因為便宜,所以這裡的銷售速度不是一般普通的快,有些客人一進來就是五十個、六十個這樣子買的。

這裡的「養生饅頭」則是另外一個令人驚喜的美味。

「玉梅」也有幫提供宅急便的服務,不過拿這裡的牛奶饅頭來宅急便,大概是最好笑又最不合成本的行為。就算我打算這個禮拜都吃饅頭,一次買個20 顆好了,這種東西總該低溫配送吧?結果:饅頭100,運費 210。好吧,那找幾個朋友一起合買好了,一次買個 60 顆可以了吧?這樣子每個人都有機會變成饅頭般的身材,結果:饅頭 300,運費 270。

我神經病啊?花一倍的價錢在運費上?!

也因此,有時候我會特別開車到這附近晃晃,也許是帶小朋友來看乳牛開洋葷,也許是專程來滿足口慾,稍微往北一些就到了新營,可以去吃市場裡面用大灶米糠炒出來的鱔魚意麵,或者是往東去試試「小腳腿羊肉」,順便買點包子饅頭回去當紀念品。

對於初次來訪的台北人,看到這家「玉梅」的所在處可能眼珠子都快要掉下來。不要懷疑,那個看起來極為陳舊似乎有點荒廢的農舍就是頗具盛名的「玉梅」的中央廚房,東西好不好吃、實不實在跟房子漂不漂亮是沒有什麼關係。

你吃的是饅頭,又不是房子。

沒錯吧?


附註:這是小腳腿羊肉的招牌菜之一,「三層肉」,真的好吃!




延伸閱讀:[味道] 台南.玉梅包子饅頭&柳營農會鮮奶火鍋


[覓食台北] 饅頭分列式 -- 趙記山東饅頭



我是個標準的米食者,如果有飯的時候就不會吃麵,有麵的時候就不會吃麵包,有麵包的時候就不會吃饅頭。

不過呢,有幾家的饅頭是我固定會吃的。

比如說以前在中華路上,現在搬到了貴陽街的「趙記山東饅頭」的特級黑糖饅頭。

外面一般的紅糖/ 黑糖饅頭我不太喜歡吃,主要原因是太甜,而且不香。沒有特別去研究過人家是怎麼做的,所以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難道真的有人望文生義,笨笨的真放二級砂糖進去?

雖然以山東人的認知來說,我們現在習慣吃得這種饅頭都太軟,算不上是好吃的饅頭,不過這種是非常明顯的地域文化養成的判斷標準,可以略過不論。而趙記的黑糖饅頭,稱之為「特級」絕對符合資格,不僅揉的夠、彈性好、口感佳、最重要的是,不甜不膩、香氣非常的濃郁。



這裡的黑糖饅頭,色澤發亮不說,比一般的黑糖/ 紅糖饅頭顏色更深,放在電鍋裡蒸,整個房間就充滿了黑糖的特有香味。蒸好了趁熱撕開來,不用靠近,就可以感受到黑糖的濃郁香氣撲鼻而來。

這會讓我想到另一種我也很喜歡的食物,澎湖的黑糖糕。

可是這個東西比澎湖黑糖糕好伺候多了,挑剔一點的澎湖黑糖糕保存期限只有兩天,等到飛機快遞到台灣來,只剩下一天,黑糖饅頭可沒有這種問題。不過說到「趙記」,雖然沒有保存期限的問題,倒是也替我造成了一些別的困擾。

有次朋友想要吃黑糖饅頭,我就很臭屁的說那種路邊的黑糖/ 紅糖饅頭有什麼好吃的?我帶你去買真正好吃的!然後兩個人千里迢迢的搭公車到了西門町,先繞到老天祿去買了滷味,然後走路過去貴陽街。到了店門口,下巴當場掉下來,門上貼著一張紅紙「回大陸省親,從 X 月 X 日休息一個月到 X月 X 日」。好吧,運氣不好,很無奈的摸摸鼻子認了。隔了一陣子,剛好我經過那裡,不死心繞過去看看,ㄟ?今天不就是應該開張的第一天嗎?怎麼還是鐵門深鎖?就算生意太好要打烊也不應該這麼早啊?總不會全台北的人都跑過來搶購饅頭吧?正在嘀咕著,剛好遇到樓上有人下來,連忙上前去問個究竟,鄰居也只知道他們回山東去,其餘不詳。一直到前陣子被朋友拉去看那個尼可拉斯楷吉的睡覺秀,趁著前面還有點時間繞過去看看,哇!!有開耶!!終於買到了!!

天可憐見啊!!

原來,老闆娘說他們回大陸過了一個月,本來要走了,結果親戚說「這麼久沒有回來,哪有只住一個月就要走的?」把他們的行李統統拿去藏起來,沒辦法,只好又多住了一個月才回台灣。我去的那天,他們也才開張不到一個禮拜而已。

這年頭,連要吃個好吃的黑糖饅頭都可以一波三折,真是.......

千錯萬錯都是阿扁的錯.....對!一定是!打倒阿扁~~~扁~扁~扁~~扁~~扁~~~(回音)

阿扁下台!!


2006年10月31日

[剔牙集] 美食也是一種文化判斷



說個好笑的真實例子。

我們都知道虱目魚有很多種的料理手法,整條魚都可以吃。台南甚至發展出了虱目魚全餐,從最簡單的虱目魚粥、乾煎虱目魚背脊肉、到比較少見的虱目魚香腸、魚腸比薩、蒲燒虱目魚肚... 可以有二三十種的吃法。

不過應該沒有人想過要生吃吧??

馮寄台先生任我國禮賓司司長多年,曾經出版《他比總統先到》一書,寫過一些禮賓司任內遭遇的趣事。其中一件就是東加王國,這個太平洋赤道上的島國過去跟台灣有 22 年的正式邦交,也是南太平洋島國中唯一還保留帝制的國家。第一次東加王國的國王訪台,禮賓司預先打聽得知東加人嗜食虱目魚,視為名貴菜餚,於是事先準備了虱目魚全餐宴請貴賓。一頓飯吃完賓主盡歡,可是事後國王私底下表示「虱目魚很好很棒,可惜的是你們不會料理,浪費了上好食材」。搞了半天才知道,原來東加人認為虱目魚一定要生吃才是美味,於是禮賓司趕快送上新鮮虱目魚到飯店客房,讓國王與公主可以「生吃虱目魚蘸鹽巴配白飯」。




料理的好壞,一般來說是有個客觀標準的。

一般來說。

如果我們雙方都正好在同樣的文化背景成長的話,是的。可是這個「同樣的文化背景」這個圈圈,有時候可能必須畫的很大,有時候必須畫的很小。

舉例來說,同樣都是中國人。山東人喜歡那種沒什麼發酵、咬起來很有口感很香的山東饅頭與山東大餅。往南一些,上海人也一樣吃麵粉類的東西,可是上海人就不喜歡那種東西。南方的非麵食族群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山東人的好饅頭、完全不等於上海人可以接受的好饅頭。(更不用提上海人說的『饅頭』其實是包肉的包子。)

以牛排為例,一般來說,我們認為全熟的牛排比較不好吃。沒錯。

一般來說。

那是因為我們已經先全盤接受了西方的飲食觀點。這個看法已經存在沒錯,但是這個看法/觀點(viewpoint),並不能等同於標準(standard)。

好啦,我們放鬆一點,就算「全熟的牛排比較不好吃」那是西方世界的標準好了,可是西方的飲食標準並不是聖經(the Bible)。好啦,就算那是聖經好了,那也僅存在於基督教社會裡面。

舉例來說,我絕對不會帶我那今年已經七十六歲的老媽去茹絲葵點一份 medium-rare 的牛排,就算是別人買單還額外貼我一千塊計程車車錢也一樣。如果萬一有什麼特殊情況,我一定得帶她去吃牛排的時候怎麼辦?我會選擇去「王品台塑」吃一份全熟的牛排。

王品台塑的牛排比茹絲葵的牛排好吃嗎?應該不是。

那麼,王品台塑的牛排比茹絲葵的牛排要差嗎?好像也不太對。

王品所提供的牛排是不是全熟的?是。是不是因為它全熟,所以就一定比 Ruth's Chris 的 medium-rare steak 差?不是。

拿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理念下所出現的「牛排」來比較,就好像拿著一個橘子跟一個西瓜去問人家哪個比較好一樣。這兩個難道不是相同的材料、相同的料理?可那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我們之所以可以同時擁抱兩種南轅北轍完全不同的牛排料理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知曉這兩種料理背後的文化淵源,而且我們願意去接受這兩種不同的文化差異。

「吃」,只是一種動作,就好像「看」,也只是一種動作。眼睛看完了之後,文字怎麼解譯,情感怎麼作用,大腦中的化學物質怎麼分泌,那才是重點。有些愛情故事我們看的熱淚盈眶,因為我們曾經經歷過類似的畫面場景。有些食物我們覺得特別美味,因為那符合我們的記憶,勾起我們的回憶。

不管我們評論的是料理的手法,還是食材本身的選擇,其實都是一種價值觀的判斷,而價值觀,本來就是受限於個人經驗的、主觀的。價值觀沒有對錯之分,有些價值觀比較為社會大眾所接受,有些價值觀從大多數人的觀點來看「比較扭曲」,但是我們既非全能全知者,我們就無法、也不應該去論斷他人的價值觀。

所以說,我們必須要先接受那種飲食文化的觀點,然後我們才有辦法理解、並且以同樣的標準來評斷這個料理做的好,或者是不好。可是那只限於當我們兩個人都同樣站在同一條文化所所畫出來的圈圈裡面的時候。









延伸閱讀:朋友,咱就分道揚鑣吧!(by 馮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