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0日

[閱讀筆記] 來自心靈的聲音 -- 《樂生那卡西》



在朋友的推薦下,也在偶然的機遇下,我買了《樂生那卡西》。


在台北縣新莊的一座山丘上,綠意盎然,百年古木鬱鬱蒼蒼,足可蔽天。幾十年來無人聞問,那地方雖然存在於地圖上,卻消失於我們的認知領域中。一直到台北捷 運如同巨蛇般的蜿蜒至此,早已遺忘的人們才意外的發現這裡並非無人之境,一千個被人們強制送到此處,並選擇遺忘的人們,隨著時光的過去而逐漸減少,但是仍有三百多人存活著。

樂生療養院,成立於 1930 年,是日治時期唯一的公立痲瘋隔離醫院,也是全台第一間痲瘋病院。就如同我們英明的政府多年來一直幹的事情,因為要在這裡蓋捷運新莊線的機廠,他們又蓋了一家光鮮亮麗的醫院,準備把樂生院裡面這三百多位老阿公阿嬤遷移過去,但是卻完全沒有顧慮到這些甚至已經因為痲瘋病而喪失手指腳趾的老人家要怎麼在垂直挺立的新大樓中生活。

根據先進國家的痲瘋病照護政策,患者應該住在兩層樓以下的平房。而我們現在政府所打算的,卻與 70 年前的日本政府一般無二,準備把人關進一間間冰冷病房,然後等到他們老死殆盡,到時候一切問題自然解決。2005 年 12月,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瞭解這個事件,黑手那卡西 -工人樂隊與沒有受過甚麼音樂訓練、也沒有辦法彈奏樂器的樂生院老人家合作做出了這張專輯 -- 《被遺忘的國寶 - 樂生那卡西》。

沒有經過訓練的歌聲,但是卻足以令聽者動容。

《每天早上蟬在叫》,周富子阿嬤的歌聲,還帶著點顫抖、帶著點緊張,可是那聲音中的情感,對於自己周遭的生活環境的情感,與一個老人家小小的、微弱的期望... 很難去解釋,但是非常簡單真實的感動了我。

追兔子玩的那座山 釣魚玩的那條溪
現在還是頻頻夢見 不能忘記的故鄉
父親母親日子過得如何 竹馬之友是否不變
現在過的好嗎? 狂風暴雨 每每令我起故鄉的記憶
希望有日衣錦還鄉  我那青山綠水的故鄉
---- 《故鄉》

《故鄉》以及《院民之歌》,兩條由院民一起合唱的歌,一條是日文歌,一條是台語歌,雖然語言有別,雖然不見得聽的懂歌詞,但是卻有著同樣的感動。你會指望 上了年記的非專業歌手可以有怎樣的歌喉?比 20 歲的歌星還要高亢入雲的音域?還是更美更圓潤的音質?或者是更為中氣十足的唱腔?然而他們每人一句的低沉唱腔,聲音裡有著人生的歷練、有對於這個拋棄他們 的世界的豐富感情、有依戀、期許、與希望。讓人想到了《無米樂》裡面崑濱伯的聲音,如果我們自己的阿公阿嬤對著幼小時候的我們唱搖籃曲,應該也是同樣的充 滿情感吧?

我的感覺是,這張專輯就跟紀錄片一樣,沒有大卡司、大場面、大製作,但是它帶來的並非視覺或聽覺上的震撼,而是心靈上的。


延伸閱讀:樂生那卡西官方網頁

延伸閱讀:[老頭胡言亂語] 死人的牆比活人的家還要偉大
延伸閱讀:[老頭胡言亂語] 你不會羨慕的福利 -- 樂生療養院

來自心靈的聲音 -- 《樂生那卡西》

在朋友的推薦下,也在偶然的機遇下,我買了《樂生那卡西》。

在台北縣新莊的一座山丘上,綠意盎然,百年古木鬱鬱蒼蒼,足可蔽天。幾十年來無人聞問,那地方雖然存在於地圖上,卻消失於我們的認知領域中。一直到台北捷 運如同巨蛇般的蜿蜒至此,早已遺忘的人們才意外的發現這裡並非無人之境,一千個被人們強制送到此處,並選擇遺忘的人們,隨著時光的過去而逐漸減少,但是仍 有三百多人存活著。

樂生療養院,成立於 1930 年,是日治時期唯一的公立痲瘋隔離醫院,也是全台第一間痲瘋病院。就如同我們英明的政府多年來一直幹的事情,因為要在這裡蓋捷運新莊線的機廠,他們又蓋了 一家光鮮亮麗的醫院,準備把樂生院裡面這三百多位老阿公阿嬤遷移過去,但是卻完全沒有顧慮到這些甚至已經因為痲瘋病而喪失手指腳趾的老人家要怎麼在垂直挺 立的新大樓中生活。

根據先進國家的痲瘋病照護政策,患者應該住在兩層樓以下的平房。而我們現在政府所打算的,卻與 70 年前的日本政府一般無二,準備把人關進一間間冰冷病房,然後等到他們老死殆盡,到時候一切問題自然解決。2005 年 12月,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瞭解這個事件,黑手那卡西 -工人樂隊與沒有受過甚麼音樂訓練、也沒有辦法彈奏樂器的樂生院老人家合作做出了這張專輯 -- 《被遺忘的國寶 - 樂生那卡西》。

沒有經過訓練的歌聲,但是卻足以令聽者動容。

《每天早上蟬在叫》,周富子阿嬤的歌聲,還帶著點顫抖、帶著點緊張,可是那聲音中的情感,對於自己周遭的生活環境的情感,與一個老人家小小的、微弱的期望... 很難去解釋,但是非常簡單真實的感動了我。

追兔子玩的那座山 釣魚玩的那條溪
現在還是頻頻夢見 不能忘記的故鄉
父親母親日子過得如何 竹馬之友是否不變
現在過的好嗎? 狂風暴雨 每每令我起故鄉的記憶
希望有日衣錦還鄉  我那青山綠水的故鄉
---- 《故鄉》

《故鄉》以及《院民之歌》,兩條由院民一起合唱的歌,一條是日文歌,一條是台語歌,雖然語言有別,雖然不見得聽的懂歌詞,但是卻有著同樣的感動。你會指望 上了年記的非專業歌手可以有怎樣的歌喉?比 20 歲的歌星還要高亢入雲的音域?還是更美更圓潤的音質?或者是更為中氣十足的唱腔?然而他們每人一句的低沉唱腔,聲音裡有著人生的歷練、有對於這個拋棄他們 的世界的豐富感情、有依戀、期許、與希望。讓人想到了《無米樂》裡面崑濱伯的聲音,如果我們自己的阿公阿嬤對著幼小時候的我們唱搖籃曲,應該也是同樣的充 滿情感吧?

我的感覺是,這張專輯就跟紀錄片一樣,沒有大卡司、大場面、大製作,但是它帶來的並非視覺或聽覺上的震撼,而是心靈上的。


延伸閱讀:樂生療養院 系列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樂生那卡西官方網頁
被遺忘的國寶~樂生那卡西

2006年2月9日

[老頭胡言亂語] 淒涼襲來

最近聽了一狗票的台語歌曲。

有以前的,有比較最近的,有曾經主流的,有非常非主流的,有流行過大紅過的,有從來就不曾獲得大眾的注意的。有的描寫每日的生活、有的描寫男女情愛、有的描寫分離思念之苦、有的訴說一個小人物的悲歡故事。

共同的特點是,這些都不是浮淺表面實則蒼白的廉價感情。

每天聽,時時聽,頗有些感觸。對土地的,對人群的。

可惜的是,看了看我 ICQ/MSN/Google Talk 的 contact list,發現居然沒有甚麼可以對談的對象。

因為是本土的、因為是情感的、不是科學的、因為是被認為粗俗廉價的、因為是雄性動物在社會上的壓抑與壓力...

剎那間,頗有點悲淒感。

2006年2月8日

[剔牙集] 可以沒有理由 不可以沒有理由(下)



「美」,可以有很多種,但是「不美」,卻只有一種。

我常開玩笑的去問一些有女朋友的人「你為甚麼愛她?」

如果有人回答「她長得漂亮啊」「她個性好啊」「她身材好啊」,那麼,我接下來會問的是「如果有一天,她老了,身材不好了,對你沒有這麼百依百順了,你是不是就不愛她了?」

這當然是一種朋友間磕牙的無聊鬥嘴,但我要說的是,真正的愛情 -- 所謂的 true love,常常是不需要理由的。

同樣的道理,我們覺得一家店好吃,可以有理由,但不見得需要理由。

可能我們那天心情很好、可能正好加薪升職、可能對面坐著的是個千嬌百媚的絕色美女、可能正好大病初癒、可能多年的老友重逢... 不管甚麼原因,那天的飯覺得特別的香、菜特別的好吃。

於是我們在自己的 blog、在美食版討論區、在學校 BBS 上面留下我們那天吃的心情、我們的感想。

然後隔了三天,有人看了也跟著去吃了,回來之後覺得那家店其實沒有描述的那麼好。

那又如何呢?

最多不過就是踩了一次的地雷,不過就是多損失了一些錢。可是至少並不是完全毫無收穫。反正我們每天也是要吃飯,而且,只要去新餐廳前有做過功課,不可能正好有那麼多人都正好在加官晉爵/老來得子的時候去同一家餐廳,對吧?

可是反過來,如果是負面的消息,事情沒有那麼容易就過去。

說得實際一點,大家出來混,不過為了換口飯吃罷了。如果躺在家裏就有黃金白銀整箱整箱的抬進來,或者是有個丟顆米隔天就有一碗米、丟個銀幣個天就有一碗銀 幣的聚寶盆,我想沒有人無聊到出來開餐廳看客人臉色,甚至在油煙高溫的廚房揮動炒杓。給人方便,自己方便,沒有必要為了抬昇自己的網路地位而去毀壞別人的 生計。

更何況那還是一個只有你自己認為自己在意的虛名。

在一個人來人往的公開地方替一家店製造負面形象,其影響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人群易散難聚,如果只因為我們一時的輕薄戲言砸了人家的招牌商譽,我們真的賠得起嗎?

上次和 yilan 辯論「美食是不是客觀的」,她認為美食必須是客觀的,這裡面當然有很多她認定的理由。不過其中她提到了一個例子,如果美食的論定是可以由心境來決定的,那 麼就可能會出現努力的廚師卻因為客人前一天和老婆吵架而給予壞評價,所以變得與不努力的廚師並列。或者某個不努力的廚師,只因為客人心情很好,所以就給很 好的評價。

我的看法是,如果這些客人在給予壞評價的時候都能說得出理由,我覺得那就可以,不管那理由到底成不成立,至少店家或其他客人還有機會給予反駁。我們寧願讓一些店家幸運的有高於實力的好評價,也不願意見到好店家的臉上被人抹灰,不是嗎?

稱讚某家店家好吃,可以沒有理由。

但是要批評別人東西做的爛,請舉出真正具體的實例來。

[剔牙集] 可以沒有理由 不可以沒有理由(中)



在美食版討論區上常常看到有某些人頗愛批評一些有名的店家。

就好像文章寫出來就是註定要被別人批判的,如果不想公開後被人品頭論足,那就不要寫出來,放在自己的腦海就好。同樣的道理,廚師做好一道菜端上桌來,當然也是可以被眾人公論的。

只是,網路上許多「美食家」在下筆為文之前,常常會以貶低店家或他人作為抬高自我身價的手法。

我真正介意的,不是這些人去批評哪家餐廳哪家店不好吃、如何如何爛,而是在於他們只提出一個簡單的指控,卻沒有提供相對的資訊讓其他人判斷。網路上常常看到的「爛!」「黑店!」「不好吃,不要去!」,這些評語我相信常逛美食討論區的人應該都常看到。至於到底是哪裡做的不好、哪裡的火候不對、調味欠佳,卻完全隻字不提。

甚至,在於別人出面請其描述的更加具體一些之後,雖然回答打了很多字,但究其本質,仍然是在空中高來高去虛無飄渺的虛字回答。

即使是再虛心求教的店家看到客人以「美味不如從前」、「不過爾爾」、「相見不如懷念」這種空泛的字眼來描述自己的食物時,也很難找到改進的方向吧?是怎樣,只要恢復以前那樣子用土製大灶燒柴燒米糠就可以了?還是去掘阿公的墳請他半夜回來下廚,還是要利用小叮噹的時光機回到過去自己養土雞抓野生紅蟳,或者是這些都還不夠,還要怎樣?

可以嫌店家的東西不好吃,可以嫌店家的調味不對、味精太多、可以嫌裝潢不好傢俱老舊、可以嫌服務小姐晚娘面孔,甚至可以嫌送菜的小妹滿臉痘子破壞食慾,這些都沒有關係。

殺人不過頭點地,但是至少要讓人家死的明白吧?

好友J是個名副其實的老饕,覓食範圍遠佈神州大江南北,某次看了某人對某店家的批評之後,還特地去買了兩份來與我分食。然後,我們兩人坐在餐桌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老實說,我們都不覺得這家店的品質有變化。

J忿忿不平的說:「那種說法就是『反正我都說它爛了,如果你們吃不出來就是你們遜』的意思嘛」。其實,我也有一種啞巴吃黃蓮、被人塞了一嘴牛糞的感覺。這時候就算想要替那家店說話也不知從何幫起,反正這年頭,先說先贏,先嗆出來、先貶低別人的就好像比較厲害,而且他沒有提出任何具體可以被店家反駁的證據,所以店家就算想為自己分辯,也無從分辯起。

沒有提出具體的指控已經夠難纏了,這種對照組是「我記憶中的 XX 味道... 」的更狠毒,即使是那家店的老掌門人死而復生,只怕也是雙方各執一詞,還有得夾纏。

說個某次在某美食版看到的笑話,某個原籍山西的老兵來台數十年,好不容易等到機會回到老家開了一家山西麵館,賣些山西風味的熱食,卻被左鄰右舍嘲笑為「台灣風味的山西麵館」。

記憶其實是一種很不可靠的東西,尤其是食物的記憶。小時後第一次吃到某種味道的感動,隨著長大後見多識廣與味蕾的麻痺,很難找到可以相比較的東西。實驗早已告訴我們,即使是群眾的記憶都是可能操作的,更何況,那還不是群體的記憶,是某個個體的記憶。

有的人無辣不食,有的人吃到一點辣就滿頭冒汗。這個人的美味,可能是那個人的毒藥,要怎麼去告訴一個不吃辣的人這道「宮保雞丁」的確是天上罕見地上僅見的人間美味?這世間的道理又在哪裡?

[剔牙集] 可以沒有理由 不可以沒有理由(上)



先說個笑話吧。

某次,在某個美食版討論區上,看到有人批評台北某家新開但正火紅的江戶前壽司店。

這位客人列舉了不少,不過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嫌店家提供的山葵(わさび)不夠辣。

內行一點的饕家看到這裡應該已經知道這位客人的級數如何了。

即使一貧如洗孤陋寡聞如我,也知道敢拿一人份套餐 NT3700 那種價錢的日本料理店不太可能使用其實是用辣根(Horseradish)作成的現成山葵醬,一定是貨真價實使用整根的山葵下來磨成山葵泥。

新鮮山葵的香氣重,但是嗆鼻感比山葵醬弱上許多。所以這位客人... 嗯,大概是歸類於「吃得起的客人」。

另外一次也頗有趣的事件,是有人抱怨一家在網路上評價頗不錯的 fusion 料理。

我猜,大概是很不滿意的一餐吧。從前菜、烤麵包、南瓜湯、沙拉、主菜、甜點到最後的飲料,一路被人家一樣一樣嫌下來,當真可以用「體無完膚」來形容。

不過最為有趣的事情其實不在這裡,而是餐廳的老闆兼大廚看到這篇留言後跳了出來,針對這位客人的批評,也從前菜的紅坩魚、烤麵包用的法國進口高筋麵粉、法國灰鹽到小羊排的油脂分佈,最後扯到甜點的水羊羹,逐點逐項的做出了回應,兩邊交手了兩三回合之後,旁觀者自然也就知道了其中的高下差異。

很難得的,兩次事件的店家都獲得平反,但是這兩位批評者其實還算是好的。

至少,旁觀者都可以從其中看到抱怨者的立論根據,也可以根據兩邊提出的辯駁發展出自己的評語。

但是,還有更麻煩的批評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