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

[老頭胡言亂語] 旅行的眉角


有句話說,情侶在結婚前最好先一起去旅行個一次。遠離熟悉的舒適圈、面對各式各樣非計畫中的意外狀況、24 小時無處可逃的朝夕相處...在這樣子的壓力底下,可以炸的可以爆的星星之火,大概都有機會化為燎原烈焰。

對於一個人生的三分之二已經流逝,正準備要由人生的高處往低走的中年男子來說,旅行卻也是個挖掘自我、與自己對話的好方法。

年輕時,前公司曾出資讓我從東京搭著新幹線到京都去「見學」,那是我第一次出國、第一次到東京、也是第一次搭高鐵。隨著自己年歲漸長,對大同公司前董事長林挺生老先生的評價也就越高。放眼當下的台灣,有哪個企業願意讓公司裡有才華的年輕設計師到東京一個月,不是為了專案,兒只是讓你有機會跟日本設計師一同工作增廣見聞的?又有哪個大老闆會堅持說,身為設計師就得去千年古都京都看看、體驗什麼叫做繁華優雅氛圍的?

號稱台灣首富的郭先生會嗎?咩~~~

但那公司出錢的三天京都之旅,我兩天就回東京了。

京都很美,京都很優雅,我甚至用便宜的小相機拍出了一張有著紅色楓葉、綠色湖水、金色倒影、月曆照片水準的金閣寺。還誤打誤撞地找到了一間京都車站前的舒適民宿,在禢禢米的香氣與鬆軟的被褥上有了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夜好眠。但也是那個美與優雅,無時無刻地提醒我,臂彎之中無人足以分享。於是,年輕的我知道了自己的極限。

多年以後,我卻重新找到了一個人旅遊的樂趣。

雖然還是喜歡旅行,也喜歡帶家人旅遊時看到他們欣喜驚喜的表情,但那是一種來自於分享所獲得的快樂。帶著別人旅行,你所想的是對方的喜好、對方的體力、對方的時間,你必須將自己的存在化為工具。但一個人旅行時,你享有最高的自主權與完全的任性。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可以對著路邊的小水塘凝視個半個鐘頭、窩在菜市場裡沒有冷氣的咖啡廳一整個下午、可以在超市裡面閒晃、毫無目的的漫走、去當地人才會去的地方吃當地人吃的東西,而不是導遊或部落客、旅遊書告訴你的「到xx不可不吃的十大美食」。

說真的,哪個台南人蠢到去相信「不可不吃」的這種東西?一個有底蘊的城市,食物一定也是百花齊放各家爭鳴,絕對不會只有某一家才好吃。把你有限的旅遊時間拿來按表操課、跟其他觀光客排隊,還不如找張舒適的床好好地睡個覺算了。

二十多年後的我,一個人旅遊不需要旅遊書、不需要部落客、也不用收集整理資料。就是散步、眼觀、耳聽、多問多聊,然後旅行中的一切自然會串接起來。停留在一個城市的時間夠了,我們終究可以閱讀出每個城市中那細微不同的奧妙之處。

在那霸,我最多的閒晃時間都給了「第一牧志公設市場」週邊的區域。公設市場大概就是天母的士東市場那種樣子,一樓是個販賣各式食材的市場,二樓則是環形的分佈著十幾個平價食堂。你可以在樓下花大錢買整隻的生猛活龍蝦、巨大的活螃蟹、高價的夜光貝象拔蚌然後拿到二樓以一個人五百日幣的公定價格請他們代為料理,或者是店家直接沙西米幫你做成傳說中的龍蝦船。一個人安靜地漫步公設市場中,你會意外地發現這種消費以中港台旅客居多,也許是某某媒體推薦的「這才是行家的吃法」吧?一樓的海鮮攤販甚至會僱用說滿州話/北京話的員工,而闊氣的華人旅客也不負眾望地成為這裡的 VIP。至於當地琉球人或日本人呢,嗯,人家比較窮苦,懂得當季本地生鮮是什麼,不會花大錢當VIP (唸作ㄎㄞˇ ㄗ˙)。

真正最精彩的,在公設市場外的傳統市場裡。這裡有許多形形色色的有趣小店,樂趣遠高於觀光客摩肩擦踵的國際通。比如說用著投射燈營照出舒適氛圍的壽司小店、強調自家烘焙的小小咖啡店、有著型男廚師美女服務員的超潮居酒屋、當地商家晚上收工後一起小酌兩杯的轉角小店、老闆在下午沒人的時候拿著三線弦自彈自娛的 Pizza 小酒吧、三個衣著雪白的老婆婆手工製作的天婦羅店....

不,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種玩法。但是我們都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旅遊、自己的方向,這種事情無法醍醐灌頂,只能用身體慢慢地去體會。